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Romer Labs——让全世界的食品更加安全

2019-11-27 来源:经济网 李莉   加入收藏
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图片来源:李莉)
 
  “食品安全,全球共治”,安全的食品对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在世界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着确保食品安全的艰巨责任。2019年10月30 - 31日,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CIFSQ)在北京隆重召开,该会议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全球著名专家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食品安全核心问题,从科学研究、监督管理、行政立法、安全标准、技术实践以及创新技术等多方面展现旨在提升食品安全的最新进展。超过900名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科学研究领域、食品行业高管以及国际组织、大学、研究所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技术骨干出席会议,140多名食品安全领域的精英登台分享他们的知识和见解。
 
廖咏薇(左1)、Rudolf Krska(左2)、周旌(左3)、李莉(右1)(图片来源:靳桢 )
 
  Romer Labs主办的两场专题技术论坛成为本届中国食品安全年度盛会的亮点。ROMER 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旌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食品和饲料安全检测行业的领导者,Romer Labs最近推出的Romer Labs 50+多毒素检测技术能够做到一针检测50多种真菌毒素,这是一项技术上的突破,将为真菌毒素的监测效率带来成倍数的提高。Romer Labs 50+专注的不只是技术创新,更是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落地和持续迭代。多毒素检测技术落地与推广,将为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Romer Labs 公司于1982年成立于美国密苏里州华盛顿市,如今已经成为农业、食品及饲料行业中首屈一指的检测试剂和服务供应商。目前,Romer Labs已在8个国家(美国、奥地利、乌克兰、新加坡、巴西、中国、英国和马来西亚)设立了分公司,并在60多个国家设立了分销机构。Romer Labs 为广大客户提供多种检测方案,用于检测真菌毒素、食品过敏原、食源性致病菌、GMO转基因、兽药残留与其他食品污染物。Romer Labs 在奥地利、英国、新加坡与美国分别设有4家认证检测服务实验室,目前正在中国无锡筹建第5家认证检测服务实验室。实验室采用尖端技术,可进行色谱与免疫检测。实验室提供真菌毒素、食品过敏原、GMO转基因、兽药残留、农药与肉类检测。
 
  会议第一天,Romer Labs参与了主题论坛“食品安全领袖与沟通大会”的圆桌讨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杨大进、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分析化学中心主任、中欧MyToolBox项目负责人、国际真菌毒素学会主席Rudolf Krska、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廖咏薇受邀共同参加圆桌讨论。
 
  主持人杨大进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现状、瓶颈、与趋势做出了简要介绍。他说,“风险”被写在《食品安全法》中作为专有名词。但今天要讨论的,与其说是“风险”,不如说是“隐患”更恰当。我们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把食品安全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挖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监测技术要做到“更快、更高、更强”。“更快”:我们做到了可以在一天内精准定量60种以上的元素、25种真菌毒素、以及805种农药,3天可以解决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物质的菌相分析。“更高”:我们尽可能做到用当前全球最高水平的技术开展监测。我们的追求不只是符合国标要求,更是找出、找对、找准每个隐患,达到尽可能低的检出值,从而为更科学的评估和更严谨的标准制定提供坚实的依据。“更强”:我们做到了基础信息储备,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建立相应数据库。基于对信息的准确、全面把握,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监测工作。
 
 
杨大进(图片来源:李莉)
 
  他说未来趋势有两点:“全覆盖”和“非靶向”。“全覆盖”:在这些隐患中,有些是已经在关注的,有些是尚未关注的。针对我们已知的关注项,我们的目标是“全覆盖”。明年元素监测将达到63种,这63种都是已知对人体健康有风险的元素。真菌毒素监测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将在明年以54种真菌毒素的监测方法替代现有的25种真菌毒素监测方法。“非靶向”:非靶向即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精准确定。农药残留方面,由我们提供方法的参比实验室在历次非靶向考核中结果名列国际前茅;婴儿配方食品方面,我们今年采用最温和的培养方式与全基因组测序结合的MOLDI-TOF法开展了婴配食品监测,得到了及其意外的结果,甚至发现了用国标方法难以检出的致病菌。明年我们将采用机器手挑菌落的方式,预计将扩大30%的监测范围。总结一下,我们期望的好的监测技术就是“多、快、好、省”。
 
 Rudolf Krska就欧盟和中国在应对全球真菌毒素污染方面正在进行的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及长远目标进行了阐述。(图片来源:李莉)
 
  MyToolBox是由中国科技部与欧盟委员会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作为该项目的全球负责人,Rudolf Krska教授以该项目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欧盟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共同取得的进展。MyToolBox项目旨在研发最新的真菌毒素防控策略,以将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食品和饲料作物损失最多降低90%。这一科研合作项目涉及到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比如,种植、运输、仓储、食品生产、法规监管等。除了降低食品和饲料中的毒素污染,该项目还研究如何合理、安全地利用已经被污染的作物,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并保护环境。该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高精尖的数字科技工具引入食品和饲料产业链,比如,搭建基于网络的MyToolBox数字化平台,为广大农业终端用户提供简便易用的APP,使真菌毒素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变得更加直观、轻松。这一技术将可能惠及欧盟和中国地区的谷物、玉米、花生、无花果等种植者及市场监管者。
 
 Rudolf Krska接受媒体采访(右侧ROMER市场部经理靳桢现场翻译)(图片来源:李莉)
 
 
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廖咏薇女士讲解了Romer Labs能够如何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图片来源:李莉)
 
  Romer Labs是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供应商,连续30多年致力于真菌毒素检测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我们知道,真菌毒素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在中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食品原料种类、毒素种类及地理分布,都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对于毒素防控来说,有效的评估至关重要。在真菌毒素风险评估与监测方面,我们会立足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背靠先进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坚持以覆盖全球的真菌毒素检测产品和服务为切入口,不断丰富全球真菌毒素风险评估数据库,为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Romer Labs专场论坛,国内外专家云集,会议内容涵盖食品风险评估、过敏原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和解决方案、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等食品安全热点话题。(图片来源:李莉)
 
  会议第二天,来自霉菌毒素和食品过敏原领域的专家们,在Romer Labs 技术主题论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霉菌毒素专题”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食品过敏原专题”上,针对霉菌毒素和食品过敏原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分别做了专题学术报告。霉菌毒素专题报告涉及食品产业、粮油产业、饲料产业,从政府监管、风险预警、企业质量管理和检测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讨论了中国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防控策略。食品过敏原专题报告邀请到了来自国家监管机构、临床机构、跨国大型食品企业和检测技术供应商的多位专家,向观众报告了中国近年来面临的食品过敏原临床表现、法规变化及其背后的科学逻辑,分享了知名食品企业在食品过敏原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了目前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工具以及过敏原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Romer Labs 站在诊断技术的前沿,不断拓展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向公众提供高科技、高质量的检测产品和服务,并随着市场和客户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调整改进,使其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全面化、完善化。 
 
  Romer Labs集团作为食品与饲料安全检测试剂和服务的领导者,将秉承“让全世界的食品更加安全”的历史使命,为中国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0
上一篇: 阿尔法蛋“火箭堆”里上“星” 用AI启迪未来新人类 阿尔法蛋召开2019新品沟通会,三款新品悉数亮相 启迪未来新人类!阿尔法蛋2019三款新品齐发
下一篇:首届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榜单出炉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