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海外医疗方兴未艾

2020-02-18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李雪娇   加入收藏
 2018年12月,公安部通报了一起特大海外医疗诈骗案,涉及相关案件2000余起,通过美容院寻找高收入、高消费的消费者,以免费豪华旅游的名义诱骗消费者到海外医院体检,以借机骗取高额体检、“药品”购买费用,类似的手法在这2000余起案件中“屡试不爽”,最终共计诈骗近10亿元。
 
    随着社会办医的发展,国际医疗旅游业务发展很快。国际医疗服务形式逐渐丰富,市场上有很多从事国际医疗专业服务的机构,不涉及从事医疗活动,但从事中介机构,通过把国外病人介绍到中国、把中国病人介绍到国外去,赚取服务费用,因此近年来海外医疗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同时问题也显现出不少。
 
    需求刺激增长
 
    伴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日趋老龄化的社会结构、二孩政策增加了高龄产妇、“美颜经济”兴起、中产高净值人群增多等社会现实。国人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更希望通过如体检等预防投入、健康管理的形式保持健康。因此,2005年开始,中国已经出现了海外医疗业务,此后跨境医疗相关企业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
 
    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医疗旅游市场价值约达1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5%,据此计算,预计2020年全球医疗旅游市场价值将接近200亿美元。
 
    艾媒咨询高级分析师王清霖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者正在成为世界顶级医疗机构中的常客,特别受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人的健康意识会再度增强,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海外医疗市场潜力会达到百亿美元。面对着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海外医疗机构落地中国进行实体医疗合作。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通过线上咨询海外医疗中介得知,目前公民海外就医的主要国家和项目包括:美国的肿瘤治疗和辅助生殖;日本的质子线重离子放疗和体检;俄罗斯的干细胞;欧洲则是以德国为主的质子线,瑞士的抗衰老;印度的仿制药品;韩国和日本的医美;还有东南亚的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辅助生殖等。
 
    头部显现 市场偏小众
 
    从产业链看,海外医疗服务业务包括上游的资源提供方,中游的中介服务方,以及下游的服务需求方。
 
    上游资源提供方主要是海外知名的诊疗机构及医院。
 
    中游是业务的主要部分,涵盖海外医疗服务平台、海外医疗机构国内办事处、传统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翻译机构、签证办理机构、机票酒店等行程服务机构等。
 
    下游主要是有相关需求的用户市场,包括医疗需求患者(如重症病患、医疗美容)和保健需求患者(如健康体检)等。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海外医疗的项目分四大类,重症治疗、海外体检、医疗美容和辅助生殖。目前来说,海外体检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虽然大部分中介机构宣传重点在重症治疗,但其实这一部分花费大但体量小。陈乔姗表示,“海外医疗可以将它理解为高端医疗市场,重症治疗的花费基本上在100万元以上,因此海外医疗一般以线下门店为主,通过口碑相传,用户告诉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圈子比较固定。最便宜的体检花费基本上在3万元以上”
 
    近些年海外医疗中介机构已发展为上千家,通过前期的企业混战,已经有一些企业展露头角。不过陈乔姗表示,从之前团队呈报给商务部的测算数据来看,海外医疗市场还在培育期,规模偏小,因为医疗有本地化的特点,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外医疗市场会相对稳定。
 
    风险自担 监管待更新
 
    根据媒体曝光,赴韩整容受骗案例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不少爱美女性怀抱希望选择海外医疗途径,结果却事与愿违。
 
    在上海工作的张玉(化名)通过经常消费的美容机构,报名来到韩国原辰医院,位于首尔江南区“整容一条街”上,起初花费人民币6万多元做了双眼皮和下巴,之后在美容顾问反复建议和劝说下,做了颧骨缩小术,之后的大半年因为效果欠佳,又做了大大小小的修复手术,共计花费40万元左右。得知被骗,张玉向韩国医院讨说法,被关进看守所24小时。
 
    陈乔姗表示,假设海外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费者需要到海外维权。她指出,海外医疗机构,本质上是咨询服务型企业,贩卖的是信息,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对接给消费者一些内容信息,比如病例、航班、酒店等,因此消费者要明确需要承担的风险,谨慎选择中介机构。
 
    目前很多海外医疗是旅游公司在参与,无医疗资质“跨行经营”是最显著的问题,因此要规范相关机构的资质和经营范围,以杜绝经济风险。此外,机构是否与境外医疗机构有正规的合作协议也是规范的要点。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处长伍竞成在国际医疗旅游业务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研讨会上表示,在医疗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可能有损于包括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一些事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伍竞成表示,由于医疗旅游是新兴产物加上横跨两个行业,在监管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之前,需要行业标准先行,而涉及海外就医业务的机构,基本上都属于社会办医疗领域,希望通过行业自律和监管,先把行业尽量规范起来。
 
    王清霖认为,由于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具有高利润、低门槛等特性,这就催生了黑机构漫天要价或在海外临时加价。但是目前国内暂时没有专属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资格证,在相关政策法规中,仅国家卫计委在《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中明确,跨境远程医疗仅限于在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即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才能叫医疗机构,才能提供跨境远程医疗服务。
 
    “消费者只能尽可能通过企业或平台的知名度和可靠性来选择海外就医服务。例如,具有医疗资质的线下会所、知名的旅行网站等提供的海外医疗等。”王清霖如是说。
0
上一篇: 南京苏世博为战“疫”助力
下一篇:YKK集团捐款捐物援助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