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业 >> 浏览文章

疫情成为长租公寓试金石

2020-02-22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李雪娇   加入收藏
 从春节期间到现在,不少网友称在疫情期间,房租中介乘租客不便搬家换租,哄抬续租租金。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获悉,2月21日,自如CEO熊林在微博表示,“自如近期的价格调整均为因为产品续约类型不同,以及基于市场价格变动的既定系统价格调整,不敢说100%合理,但绝无一例是趁疫情之机发起的卑鄙钻营之举。如有任何一例实证为趁疫情涨价,我和全体管理团队即日立刻辞职。”此前微博上关于自如趁疫情上涨房租的话题已有上千万阅读量。
 
    各租房平台“吃相难看”?
 
    看房狗租房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近期后台收到很多租客及业主租金浮动、服务不到位、变相拖延水电费等情况,大家组建起维权群协商维权事宜,而这种现象不仅只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中存在,蛋壳、自如等租房平台都存在相应情况。
 
    2月10日,针对近期媒体关注自如租客租金有浮动的情况,自如方面回应称,续约整体平稳,出现个例多为长租换短续导致,租金价格变动仅为个别租客情况。同时,为解决租客租房难题,自如也将为2月长租改短续的用户提供一定的便利措施,包括续约租金的优惠等,有效期限会根据疫情发展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自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希望租客能顺利返回各个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中。但考虑到目前安全管理的工作需求,不会大规模无条件派发短续福利,如用户受疫情影响、必须选择短期续约,公司才会酌情支持短续租住。”
 
    目前很多人陆陆续续返回到工作岗位。对于在外打拼的多数人来讲,租房问题可能是这一年中必须面对且要处理的事情之一,但往往有不少人在租房这件事上栽跟头。
 
    北京一租户杰尼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反映,蛋壳公寓与业主积极协商减免租金事宜,但作为租户,蛋壳公寓则要求2月份房租要按时支付。这让原本2月无法返京的他有些难以平衡,杰尼表示,这些天他被拉入维权群,正与蛋壳公寓方交涉,可3月份交租的短信又在催促,让他颇为烦心。“如果按期收不到租金就断水断电换门换锁,群内不少房东已打算强制收房”。


 
    同时《经济》杂志、经济记者从蛋壳公寓某管家了解到,原定于每月两次的公共区域的清洁服务延迟到本月18日进行,是否完成月定额等具体信息未确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疫情考验长租公寓
 
    根据以往数据,年后正是租房旺盛期,由于新冠肺炎,导致春节后这段传统旺季中有租房需求的流动人口骤减,长租公寓的出租率显著下降,并出现一定比例的退租。
 
    从商业模式来看,蛋壳长租公寓的模式是集中从房东手里拿房,经过装修升级改造后,再分间出租给租客。蛋壳公寓方面回应,蛋壳公寓作为一个租房平台,对应的十多万业主、40多万房间和近60万租客的整体利益,很难将业主免租期支持和全体租客的补贴一一对应。
 
    业内人士表示,长租公寓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依靠租金收入。在运营层面,很多社区街道采取了较为严厉的防控措施,甚至拒绝外地租客进入小区,引发租客权益纠纷、疫情防控等事务需要处理;而长租公寓企业自身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员工复工难等问题,加大了运营难度和人力支出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现金流吃紧的长租公寓行业压力更大。按照业内默认的指标:出租率在90%以上才有可能盈利,目前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根据青客公寓和蛋壳IPO披露的财务数据,青客的账面资金不够维持一年,蛋壳的仅够再支撑3-4个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租赁市场确实是房地产市场一个相对被遗忘的角落。“相比商品房买卖,租赁并不是物权的交易,因此它能够体现的经济价值很小。租赁权如果不是物权的话,为了节约成本,附加的服务就不会给予很大的投入。”李宇嘉强调,政府监管集中在房屋交易、土地出让等,而租赁方面的监管不到位,是造成众多纠纷的重要原因。
 
    李宇嘉认为,新冠肺炎期间,长租公寓受到一定影响,但对行业长期发展,不见得是坏事。“2020年,长租公寓已经由前期快速发展进入到中期整顿时期。2020年长租公寓需求依旧旺盛,并且获得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会是理想的发展时期。”
 
    “从新冠肺炎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来看,应秉持客观视角和科学理性来判断其负面影响,也要结合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和诉求,过分乐观或者悲观都不可取。”消费新时代与金融科技研究专家刘洋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提到,目前一些地方出台的应对疫情企业纾困政策多为应急之举,一些政策待疫情结束后失效。因此,各地要系统全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本地经济社会影响,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财政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援企稳岗、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大政府采购等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措施,适当向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倾斜,缓解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健康向好发展。
0
上一篇: 格兰富公司:五天奔袭 驰援黄冈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不合格口罩不是一罚了之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