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物流企业如何打赢抗风险战“疫”?

2020-03-14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文/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恽 绵   加入收藏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冲在第一线,通过各个渠道抗击疫情。但由于全国性的隔离造成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全面受阻,给企业经营与员工安全带来了重大风险,也给供应链物流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企业受疫情影响的三个阶段

    对供应链物流行业而言,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哪些?如何对应?解答这几个问题,要从新冠肺炎的影响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2月10日前的“爆发阶段”,重点是全国经济持续停摆,员工复工困难,业务持续萎缩,员工染病风险,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下滑。

    第二阶段,从2月10日上班后到疫情基本结束的“胶着阶段”,这段时间经济社会的不安定性较大,客户市场、供应链关系、社会供需关系都会出现变化甚至全面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应对各种应急状态,努力维系企业稳定生存和经营的平衡上。这一阶段初步判断将持续半年左右,这期间市场恢复缓慢,企业营业收入会大幅度下滑,相对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亏损较为严重,甚至会出现持续性亏损,现金流风险剧增,可能存在严重的资金链断链风险。

    第三阶段,自疫情基本结束起,随着社会消费的逐步恢复和制造业的复苏,社会物流企业经过半年左右的“恢复期”大体可以重回正轨;由于专业、合同物流企业由于与供应链紧密相关,此次疫情又对制分销供应链产生了较大影响,调整时间会比较长,初步估计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恢复期”。
   
    但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市场变化、供应链变化会持续从动态到常态,形成新的物流服务需求和供应链关系,抗风险能力强的分布式供应链模式将会受到供应链链主的重视,这将为供应链服务企业带来新的物流服务机会。
 
    抗风险经营对策

    面对突发的疫情,物流企业应该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同时根据各地的情况与企业经营实际,制定抗风险的经营对策。

    一要把员工安全与企业安全放在首位。物流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安全企业才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前,特别需要做好疫情防范的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防范物资准备,加强全员防范培训与全覆盖的干部责任制,建立应急汇报与送医隔离制度,一旦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立即按规定到指定医院就诊,积极治疗,保证员工安全与企业安全。

    二要确保资金链安全,坚决防止重大资金风险。企业经营中最大的风险是资金风险,资金链一旦断裂,将出现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将确保资金链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确保资金的回收、科学有序规划使用的基础上,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利用近期的政府支持政策,通过金融借贷、政策性支持、内部企业间拆借等形式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还要降低成本,这是企业应对现金流危机及在疫情中生存的最关键的措施之一。一方面,优化员工岗位分配和业务流程,提高物流装备的利用率,逐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另一方面,降低运营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仓储、设备租赁等固定成本及运营业务的变动成本,现在各地均推出了支持物流企业经营的各项政策,可争取减免部分仓储租金,降低仓储租赁成本;对拥有自有运营资源的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自有运营能力,做好运营计划,统筹安排车辆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运行运营效率,以此降低相对成本;此外,还应尽量减少与经营收入无关的管理成本支持。
   
    三要降低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在目前的疫情情况下将会相对集中,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开展法律风险评估,必要的组织专人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梳理,重点是劳动风险、合同履约风险、疾病保险风险等:同时制定法律风险对策,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针对可能集中出现的劳动风险预判,人力资源部门应加强人力资源疏导,使企业的劳动风险能够提前控制并合理化解。

    四要关注市场调整,主动出击,抓住创新机遇。疫情将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企业在应对市场风险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市场变动带来的各种机会,利用企业快速决策的优势,找出新的突破口,快速进入。
   
    五要加强培训,练内功,储备经营实力。利用业务量下降的时间,加强干部与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工作能力培训与技术能力培训,增强企业凝聚力,疏导员工的心理影响和负面情绪;同时根据未来企业升级的需要,加强标准化技术与服务意识培训,重点是流程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与服务标准化的技术、流程与方法的培训,提升整体员工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0
上一篇: 和铂医药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
下一篇:中国外贸有积极向好因素支撑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