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资费套餐一直是百姓关注且问题频出的领域。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资费套餐又是其中的重点。
通报指出,中国移动存在“不知情定制等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对此,中国移动表示,将积极推出简化资费、资费自选模式试点、在售资费全量公示和简化套餐变更互斥规则等举措,促进透明消费,改善客户体验和感知等。
通报表示,中国联通存在“套餐数量多、看不懂、选择难”等问题。对此,中国联通表示,将加大线上线下产品清理力度,及时下架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集中整改期间,精简套餐400余个;简洁、全面公示在售套餐完整内容,优化套餐规则等。
自2月以来,5G作为新基建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概念板块,一直都炙手可热,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和决策层的重视。新基建的核心是为数字经济提供硬件支撑的基础设施, 5G基站峰值速率和用户体验速率达到20Gbps、100Mbps,分别为4G的20倍、10倍,补齐了制约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在信息传输、连接规模、通信质量上的短板。
山东则确保120亿元5G建设资金到位,目标是2020年实现设区市城区有重点应用需求的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到2023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5G行业应用、产业融合发展居全国前列。
根据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5G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底,天津将建设5G基站4万个,5G示范应用场景超过100个,并打造10家以上5G产业链核心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还要建设全国重要的5G核心元器件行业创新聚集地,成为5G产业发展先进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就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多个省份发布的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中也频频出现“新基建”的身影。作为稳投资和稳增长的重要突破口,“新基建”为经济发展装上助推器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当前,随着“新基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人们对加快推动“新基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期待。当然,要想真正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抓住机遇,还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从市场需求出发、找准着力点,避免陷入“羊群效应”。
来源:新华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澎湃新闻
编辑:李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