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政策利好 在线医疗能否趁势而上?

2020-07-30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李雪娇   加入收藏

    近期,在线医疗接连获得了新的政策支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促进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的重塑。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对新就业形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包括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在线医疗。

    随着5G时代到来,智能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成为医疗领域的蓝海,发展方兴未艾。疫情防控期间,国内许多医院和互联网健康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医疗服务,给大众提供了医疗保障。

    “10分钟接诊,23万医生抢单。”这是某互联网医疗平台App首页上显示的信息。

    记者在平台上体验网上挂号问诊,只需几元钱的挂号费,通过平台提交病情描述和过往诊疗单据等,不到三分钟就匹配到一位副主任医师接诊,并进行线上实时交流问诊。

    对于很多有过挂号难、排大队等传统就医体验的患者来说,这种网上就医的便捷和高效,显而易见。

    国家卫健委今年3月透露的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成为新风口,连上市连锁药店也开始加速入场。

    日前,益丰大药房发起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海南益丰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海南益丰远程医疗中心有限公司。此前,一心堂也宣布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一心堂医养服务股份公司。在完成存量市场的整合之后,为承接处方外流带来的巨大增量市场,互联网医院成为线下药店企业争相布局的重点。

    可见,在新趋势推动下,互联网医院将成为线下连锁药店向线上市场拓展的重要支撑,将为其打开新的盈利空间。不过,在医疗价值市场化、线上线下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连锁药店也同时面临着场景重构、低毛利、流量为王、监管趋严等多重不利因素。

    在业内专家看来,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购药,可以有效解决患者“因药就医”难题,同时也减少来院患者人数,缓解医院的门诊压力,释放出更多医疗资源,提升患者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不过,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行业对安全性有着极高要求。但现实是,在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中,一些乱象仍然存在。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医生在线秒开处方、传图即可发药、在线随意补方等等。

    在线医疗在国内推出了数年,但过去主要聚焦于咨询性质的医疗,医疗服务开拓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线医疗无法得到医院的背书,除了公立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疗其它的诊疗模式,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主体只能是医生,所以国家出于对人民健康的考虑,在监管层面一直从严约束在线“治疗”。

    作为医疗新业态,与传统的医疗服务相比,互联网医疗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传统的医保支付也提出新要求。2019年,国家医保局公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这一政策脱胎于传统的医保支付模式,虽然顺应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但医保支付的范围相对较窄。
  
    《意见》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这既是对互联网医疗这一新业态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优化互联网医疗市场,扶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医疗壁垒的存在也成为在线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应用诞生的初期,很多医院的医生和医生集团都参加其中,但是由于涉及医生诊疗时间分配与利益问题,很多医院都有了明文的约束,并且对非本院的医疗器械检查结果不予认可,这就导致医生很难超脱本医院的范畴提供专业的在线医疗。

    来源:证券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李雪娇
 
0
上一篇: 中铁工服武汉地铁一项目部闻“汛”而动防汛保产
下一篇:22年,京东是如何“搅局”的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