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乡村旅居“破茧成蝶”

2020-12-0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经闻   加入收藏


张北县德胜新村

河北张家口市坚持把乡村旅居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谋划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气集中培育打造,不断引领乡村旅居产业实现“破茧成蝶”。


路径——全力推动乡村旅居产业落地生根


政府组织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乡村旅居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引领作用,依托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先后培育了赤城县海陀小镇、张北县德胜村、尚义县十三号村等52个乡村旅居产业示范项目,有效促进农村资源“六变一加”。

引入市场主体。坚持把引入市场主体作为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的关键举措,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参与美丽乡村开发建设,牵引企业与农村优势互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秉持生态本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作为全市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的最重要保障和最有力支撑,全力打造生态名片。

坚持惠及民生。始终坚持在“民生”上下足功夫、在“民心”上把准尺度,全力打造民生工程,真正“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赤城县窑子沟村在整合流转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旅居项目的同时,将该村与饮马沟村合并新建扶贫安置区,安置区包括139栋民居,全部为两层连栋民宿,村民以旧宅院置换新房,一步到位改善居住条件。

强化基层堡垒。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着力引导村民成为乡村旅居项目开发建设的支持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赤城县窑子沟村聚合企业支部与周边村党支部力量,建立联合党总支,对产业核心区域及辐射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采取企业党支部提议,村党支部、村民代表联合商议,乡镇党委审定的“一提二议三定”议事机制,确保决策科学民主。


模式——推广多元化乡村旅居产业


“投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是以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统筹完成投资、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打造模式,典型代表为赤城县窑子沟村。该村通过引进北京奥伦达公司投资30多亿元,签订村企合作开发协议,连片开发大海陀和窑子沟两个片区5个贫困村和3个非贫困村。在企业带动下,对全村土地、宅基地、沟域、山体等资源实行整体开发,充分运用绿色生态创造经济效益,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资源向资产转换。

“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模式是村集体或合作社投资建设,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运营的村企合作开发模式,典型代表为尚义县十三号村。

“合众乡筹”模式。该模式通过聚合社会各类优质资源,为乡村旅居产业的开发建设提供服务,既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项目开发周期长的瓶颈,也为村民带来最直接的利益,典型代表为下花园区武家庄砖艺小镇。


启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发展乡村旅居产业,是化机遇为现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实践,是脱贫攻坚、“空心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有益探索。

化历史机遇为强大势能。张家口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携手举办冬奥会、建设“首都两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强化“机遇抓住了才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的意识,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以“先人一步谋发展、胜人一筹抓落实”的劲头和作风,推动乡村旅居产业突破见效。

做好融入扶贫文章。张家口市着眼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等发展的关键要素,谋划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谋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田”。

用好“借鸡生蛋”策略。张家口资源丰富,但部分地方长期以来未得到开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市场主体的引入。通过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引进企业投资,资源开发建设的资金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企业对乡村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统筹利用,在征地补偿、就业、住房等方面保障群众利益,实现了企业与村民、村集体的互利共赢。

挖掘放大自身优势。赤城县窑子沟村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坚持整体开发思路,规划实施经济林建设、高效农业等6个项目,成功将资源转化成资产。

树立绿色发展导向。在发展乡村旅居产业中,张家口市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乡土特色,严格生态保护,保留能够体现鲜明地方特色、体现乡村旅游发展个性、展示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的元素,切实提高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张家口市为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组织村内党员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同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切实提高了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挥组织保障作用。赤城县窑子沟村旅居产业发展初期,部分村民出现不理解、不愿意配合的问题,全体村干部逐家逐户与群众算好经济账、效益账、发展账,切实让群众体会到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的好处,最终把村民们拧成一股绳,凝聚起建设新家园的渴望和动力。


0
上一篇: 数字经济乘风而来
下一篇:再谈恒大“盖楼式”造车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