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江苏讯 “点外卖”是否安全可靠,“下馆子”是否健康卫生……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餐饮食品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春季四项行动”,补短板,提质量,打造安全稳定的餐饮食品环境,持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您认为哪个环节的食品最需要加强抽检?”“您对加强食品监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近日,该区借助群众眼睛扫除“食品安全盲区”,实行“群众点单部门检查”,制作宣传视频在微信公众号、商业综合体屏幕、小区电梯等处播放,广泛征求食品安全意向检测项目、环节和加强监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放式征求意见,增强群众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意识。目前已征求各种建设性意见160余条,各类问题线索23条,为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保障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特别是保障高风险的熟食制品、卤制品等肉类及其制品的安全,源头管理是根本。该区通过对农副产品批零市场相关经营主体进行逐户排查,摸清每一个加工点的具体情况,实施集中整治提升,确保“源可溯、质可控”。目前,已排查各类肉及肉制品、高风险食品经营主体670余户,摸清全区范围内生产加工作坊126户,将围绕证照情况、加工生产环境、食品添加剂使用、索证索票等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治理,现已摸清区外加工作坊178户,将抄告相关属地,协同实施溯源管理。
因创业门槛低、缺乏消费者现场监督等原因,部分餐饮外卖店铺制作环境较差,食品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该区实行“严监管”,消除行业“潜规则”。对霸王商城等线上餐饮集中加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宣传发动,建立常态监管微信群,组织首批170户外卖业主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约谈外卖第三方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管理功能,督促经营者履行责任,对存在违规现象且整治不到位的由第三方平台实施下线处理。目前,已检查各类餐饮外卖企业287户,立案查处2起。
该区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思路,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对学校食堂食材购销、食品安全管理做到实时监管,实行动态和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目前,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对接学校114家,通过阳光集采平台上线企业16家。建立了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资料库,采用随机抽取、闭卷考试的形式,组织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月度知识测试,对复试不合格者予以通报。该区市场监管与教育部门联动,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08人次,检查学校食堂125所,下达整改意见书30份,有效保障了师生餐饮安全。
(文/张琥 张根生 王洁)
责编:田婷 刘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