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5+1”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新的外贸业态和模式仍在不断地产生和演进。
“5+1”具体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离岸贸易、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共6种新业态。
“新业态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带来了新保障与新路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贸易便利性与全球供应链协作其实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恰恰是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跨境电商展示了自身优势。他们克服了贸易不便利条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供需双方对接,从而继续推动外贸发展。在跨境电商的支持下,在各国适当经济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看到2020年全球贸易量有限下滑,好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悲观预期。假如疫情发生在50年前甚至更早以前,我敢说,全球贸易一定会遭遇灭顶之灾。”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这样分析。
海外仓是指建立在海外的仓储设施。跨境电商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将商品批量出口到境外仓库,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后,再将商品送达给境外消费者。作为便利跨境电商开展业务的业态模式,海外仓无疑与其紧密联系。此外,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保税维修、离岸贸易,这些新业态也是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先试先行过程中出现的。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4.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出口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1.9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6%。此外,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7.7%。
对此,张建平指出,中国正在努力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我国外贸需要向高附加值、强市场竞争力以及低成本方向前进,从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外贸的新业态与新模式,适应了当前中国外贸转型的需要,也帮助我们的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有效控制交易成本,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提升了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可以说,“5+1”新格局为很多外贸企业找到了新的抓手和着力点,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从商品进出口总额看,中国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过去,我们以加工贸易为主;如今,我们拥有更多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享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全球已经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伴随中国外贸空间布局的不断多元化,中国企业仍在不断探索潜在的外贸市场空间。
“5+1”新格局初成。毋容置疑的是,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将会更加优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也会在全球规则制定中作出贡献。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寇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