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资讯 >> 浏览文章

江苏宿迁宿豫区发展产业链新模式 探索成果转化新样板

2021-10-28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与江苏宿迁宿豫区成功签约,为该区深入探索“产业链+研究所+产业转化基地”模式开启了成果转化新样板。

今年以来,宿豫区科技局紧紧围绕省、市提出的“产业强链”和“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该区实际,为实现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全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是围绕强链,建设“一链一所”。重点破解该区科技研发机构严重缺乏的问题,该区主动出击,与大院大所合作,引进一批优质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带动链上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为此,该区重点围绕科创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筑梦小镇、北斗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和新材料科技城三个科技综合体提质工程。目前,已有中矿智能装备研究院、北斗智联研发中心、南工大新材料创新中心、宿迁市功能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所等10家新研机构落户。

二是围绕补链,建设“一所一基地”。重点破解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快速落地生根问题,要求新研机构不仅要在专利、人才、团队建设等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每个新研机构都要建设一个产业化基地,重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并作为一项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绩效考核。为此,该区加快推进科技综合体、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科技综合体15万平方米,加速器30万平方米,实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个科技综合体全覆盖,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场地保障和政策支撑。

三是围绕延链,建设“一基地一产业”。重点破解该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度不高问题,在大力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产业化基地的同时,加快引进、培育和孵化一批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到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要求每个产业化基地每年至少要引进、培育和孵化3个以上科技型企业,并且要当年全部完成国科小申报备案,建设期内,一半以上的企业要达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标准。为此,该区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奖励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引导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已培育瞪羚企业1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      

文/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科技局   朱栋凯 

0
上一篇: 钢铁行业推进减量提质
下一篇:汽车产业生态链发生新变革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