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业 >> 资讯 >> 浏览文章

增效又提质 小构件自动化生产线“C位出道”

2023-12-12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日,在河南沁伊高速项目中,中交路建的技术团队与外部团队共同研发的小构件自动化预制生产线近期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的生产线标志着小构件场进入“自动化、高效率、高质量、强生态”的建设生产新阶段,为项目开创了建筑“智”造的新篇章。

河南沁伊项目地处邙岭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为提升邙岭地区防护工程的外观质量并打造防护亮点工程,经过多方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研发出小构件自动化预制生产线并正式上线。此举将助力河南沁伊项目实现“加速度”发展。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吴海海介绍,这是中交路建河南沁伊项目首次采用小构件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的产能达到每小时5-7立方米,可满足六棱砖、拱形骨架、边沟板等混凝土预制件的自动化生产需求。这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

小构件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自动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关键步骤被细分为预制、蒸养、脱模、码垛、成品存放等5个功能区。通过小构件自动化生产线的助力,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全工厂化施工。同时,将蒸养和立体堆垛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大量存放的需求,又保证了预制件的养护要求。

据了解,该项目路基总长10.39千米,其中高填深挖路基长达2.26千米,占比高达22%。沿线多为重度湿陷性黄土,这种土壤遇到水易变形,强度减弱,给高边坡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决定引入小构件自动化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相连,形成智能化链接,同时配合机械臂、传送带等机械介质,实现高效集中加工、生产、供应。此外,生产线采用恒温恒湿的蒸汽养护方式,确保产品不会出现干缩裂缝,从而提升产品品质,为品质工程的打造注入新动力。

在传统人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大、振动不均匀、养护不足等因素的干扰,构件表面常常会出现浮浆、气泡甚至缺棱角等不良现象。然而,小构件自动化预制生产线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每一道工序的参数都受到平台的实时监控,自动翻转、振动脱模与机器人助力臂码垛的生产方式,将质量关口严格把控,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施工效率。

操作手分享道:“我们只需要轻按按钮、设置参数,自动化生产线就能精准、均匀地布料,模具经生产线自动脱模,机器人进行码垛等等,全部过程由电脑控制,仅需两人操作,一天就能生产50-60立方米,较之传统人工生产方式提高了两倍!”

有了小构件自动化预制生产线的倾力相助,中交路建河南沁伊项目的建设将焕发新的活力。展望未来,中交路建将继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以绿色低碳的数智科技理念为引领,激发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全新动能,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将迈向更高水平,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
上一篇: 互联网地图资质收紧 保障行业数据安全合规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