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街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力发展鹿养殖特色产业,以大干冲刺的“拼劲”不断推动鹿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目前,梅花鹿、马鹿合计存栏量达3000多只,开发生产的二十多种鹿系列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
东海养殖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
盛夏时节,玉泉街道镇北村东海养殖场里,场长姚东海正带着村民在鹿场内忙碌着。眼下,正是梅花鹿的快速生长期,姚东海全力做好后勤服务,每天定期喂食,打扫鹿舍,配备营养餐,时刻关注鹿群的健康状态。在喂食的空档,不断有顾客前来购买鹿产品。姚东海告诉记者,他家的鹿茸、鹿鞭、鹿心酒等产品非常受欢迎,很多人主动上门争先购买,他不用出家门鹿产品就能全部销售。
市民李女士是东海养殖场多年的老主顾,她告诉记者,“这里的鹿产品很‘新鲜’,都是当天加工,当天销售,且品质多年保持一致,是我认可这里产品的主要原因。”
姚东海喂养梅花鹿
梅花鹿自古被视为健康、吉祥的象征,汉代时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作为传统药用动物,从鹿茸到“皮、毛、骨、血”,再到鹿胎、鹿筋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迈入养殖梅花鹿的第23个年头,姚东海对自己养殖的这群“小精灵”的习性已经了然于胸。“前段时间,场内养殖的梅花鹿自然繁育了好多头鹿宝宝,壮大了鹿场的规模。我现在养殖的梅花鹿已达到1800头。明年,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把更多优质鹿产品推向市场。”
东海养殖场生产的鹿产品
姚东海谈起养殖场的营收,信心满满。目前,养殖场内长期务工人员有20人,临时用工人员60多人。姚东海通过养殖梅花鹿增收致富,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促进产业兴旺、农户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哈尔滨玉泉国际狩猎场
哈尔滨玉泉国际狩猎场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宜人,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就有野生鹿群栖息繁衍,狩猎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建设鹿苑,采取半开放式放养马鹿、梅花鹿等,现已形成集养殖、鹿产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鹿产品繁育基地。走进鹿苑,小鹿们慵懒自在地穿梭于林间,游客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与小鹿互动、嬉戏。小鹿们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显得格外热情,引得大家不时地发出欢快的笑声。 据景区负责人董文艳介绍,“我们这里除了可以与鹿群近距离接触,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还可以品尝全鹿宴,这是我们景区推出的特色饮食,很多游客都是奔着品尝这口美味而来。”
哈尔滨玉泉国际狩猎场内的梅花鹿
目前,玉泉街道有鹿养殖企业8家,从业人员100余人。养殖户通过超长幼鹿培育、性别控制、花马杂交等先进技术,采取“研究所(高校)+基地+农户”联合的运营模式,以研究所(高校)为技术依托单位,进行技术的研发与指导,以繁育基地为示范进行新技术的应用试验与推广,通过基地的示范推广,辐射周边农户,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实力和农民收入,现已形成“党建+服务+旅游”的鹿产品产业链。
哈尔滨市阿城区林生鹿业有限公司
木色的篱笆院落,粉白的墙上挂着小鹿的图画,有的静卧在溪水边,有的跳跃在树林间,给静谧的村庄增添了灵动的色彩……这里是哈尔滨市阿城区林生鹿业有限公司高产马鹿种业创新科技小院。小院占地2000平方米,有标准圈舍20余栋,高产天山马鹿40余只,其中马鹿161号于2023年元据单产79.2斤,荣获全国鹿王大赛一等奖。
2000年,哈尔滨市阿城区林生鹿业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纯种马鹿繁育,冷冻精液采集与推广,鹿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冷冻精液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养鹿企业,为我国马鹿纯种繁育、花马杂交改良,提高鹿群单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企业与东北林业大学开展合作,致力于打造优质鹿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组建鹿产品深加工研发平台,以技术引领当地产业发展,为鹿繁育产业提供生产实践技术支持、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提供强劲推动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探索更加宽广的路径。
高产马鹿种业创新科技小院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遇,以文旅赋能,做好“鹿+”产业,建设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鹿产品及山特产加工企业,以镇北村“莓好生活 一鹿向北”党建品牌为载体,依托现有玉泉-尊品农业采摘园、陈友农家乐、东海鹿业、霜雪滑雪场等成熟景点,在发展旅游业、大棚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上下功夫,利用乡村采摘、农家乐、观赏及乡村田园风光环线休闲一日游,逐步盘活“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特色产业格局,助推乡村振兴。”玉泉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金说。(来源: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宣传部 孙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