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经 >> 浏览文章

中国企业如何打赢出海突围战

2024-04-1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业务拓展至全球范围,出海也从“可选项”变为部分企业的“必选项”。

近十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深入开展与实施,在泛娱乐、医疗、新制造、汽车科技等诸多行业,出海企业形成了全球数字产业的“中国力量”。从范围上看,从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到成熟的北美、欧洲与澳大利亚市场,再到新兴的南美、非洲和中东,都能看到中国企业与创新产品的身影。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过去5年里,东南亚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增长了近 40%。中国出海品牌最集中的前25个国家/地区中,东南亚就包含4个。尤其在企业服务领域,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如今已成为大部分中国B2B企业国际化的桥头堡,是大部分B2B企业出海的第一站。

然而,陌生的政策环境、文化差异的冲突、当地用户的品牌偏好……海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之路却并不容易。在这场出海突围战中,不断适应、融入当地,解决出海人才难题,是出海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打破信息差,顺应当地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市场政策与文化的差异是企业不可避免遇到的难题。

任职于中国头部电商平台东南亚市场的Alicia已深耕海外市场数十年。而在她看来,“误解与偏见”现在依然存在于中国企业和本地市场之间。比如,海外人才在求职时总担心中国企业“太卷”,而中国人在东南亚开展业务时也会忌惮于当地人的懒惰和效率低下。“但实际上,中国企业正在逐渐根据本地市场特点,灵活调整他们的工作文化;在越南做项目时,我都会制定清晰的时间规划,通常会打出2天的提前量以确保计划完成。”打破文化差异的信息差,了解、顺应当地政策和文化,是出海企业和人才融入当地、健康发展的关键。

塑造本土化品牌,以本土化视角撬动市场

了解海外市场,既要需要在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上融入当地,也需要以本土化视角塑造企业品牌。

Katie目前在中国某消费电子企业负责中亚地区的品牌策略工作,多次谈到了企业本土化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她提到,一些中高端用户往往有很强烈的品牌偏好,这些用户普遍教育水平高,消费行为很理智,很难被简单粗暴的广告和销售技巧所打动,因此,打造本土化品牌成为了撬动市场的突破口。他们开始与哈萨克斯坦本地团队进行磨合,在观念产生分歧时以当地的文化消费理念为先,尊重本地团队的意见,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传播效果。

建立长效培养机制,企业与人才实现 “ 共赢 ” 发展

海外市场变化快竞争大,多管齐下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也必不可少。

在一家中国领先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负责其在西欧地区的市场推广工作的CJ就通过求职和工作的经验感受到,中国企业尽管在欧洲已有了很多经验积淀,运营模式也在跟本地接轨,但在人才招聘和管理方面还需要对当地法规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考虑到这些问题,中资企业也在逐步健全海外市场的人才招聘与管理模式。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斯瑞”)是全球重要的生命科学研发与生产服务提供商。金斯瑞在很多岗位都要求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为基础,还需要相关的医药经历,因此,其全球化发展的成功离不开本地化高端医药人才库的建立和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与领英深度合作,基于领英大数据,形成大数据洞察,通过相关数据及报告形成业务反哺;与新加坡知名高校合作,包括新加坡理工学院等专业对口院校,进行有效链接、人才输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实现企业与高校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近6万家企业在海外有相关业务,海外人才招聘需求达到450万人。在一步步探索中,中国企业正在不断走向世界。中国出海企业对于品牌、市场和政府关系等沟通工作愈发重视,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表示:” 领英平台上拥有超过10亿的全球职场人、6700万家企业。在中国出海100强企业中,已经有超过75% 的企业正在与领英展开深度合作。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领英学习解决方案正在帮助中国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助力企业打破跨文化管理鸿沟,为全球化发展持续赋能。中国全球化企业在领英平台的招聘需求以超过30%的速度逐年增长。”


0
上一篇: 云南会泽高质量打造样板示范 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