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作为全省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以“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力量异军突起,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持续涌现、新应用加快拓展。从遥不可及的“黑科技”,到赋能千行百业的“好帮手”,人工智能正融入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启人们对未来的新想象,也引起了各地区对杭州发展模式的思考。
放眼全球,面对这一轮科技浪潮,积极拥抱已是各大城市默契之举。通过杭州市委党校的专业课程学习,得知当前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和规划,已然形成了涵盖从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全过程支撑的产业链图谱,这也让杭州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城。
但是,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虽然整体实力领先,但对标上海、深圳等城市来说,杭州智算产业发展仍面临一定短板和挑战。如基础研究层面存在“创新断档”风险、产业链完整性方面存在“缺芯少魂”问题、人才方面存在高端人才密度不够问题。补齐这些短板,也将推动杭州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杭州当前正尝试通过不断强化算力普惠供给和持续的政策赋能方式,完善这些产业发展基础。
如加快实施算力强市行动计划,推动算力基建提能升级。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卡脖子”攻关,推进高性能算力芯片、新型存储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等高端基础软硬件发展;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参照上海数据交易所首创的“数据资产凭证”机制,在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特色数据领域建立定价标准。推动蚂蚁链构建数据确权溯源系统,加快形成千亿级数据交易市场,破解“数据孤岛”难题。积极构建杭州特色生态场景。借助未来及新兴产业应用场景暨“揭榜挂帅”榜单征集机制,形成并发布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显著应用成效和具有杭州特色的典型应用场景。打破长三角协同创新行政壁垒。建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跨区域组织,推动长三角企业共建实验室、共享创新平台。
可以看到,杭州正通过努力构建算力、政策支持、产业生态、人才环境、场景应用等要素优势,向全球投资者展现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坚定决心,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点亮杭州未来。(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