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骐骥队,奔赴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开启为期两周的“彩绘龙村焕新颜・童心课堂筑未来”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墙绘艺术创作、开展义教课堂等具体行动,为五华龙村激发文化美学新活力;同时深入调研龙村特色农产品三红柚,把脉种植痛点、挖掘发展潜力,为龙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骐骥队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乡村振兴,骐骥队与当地村委干部们开展“三下乡”调研学习座谈会,围绕龙村特色农产品三红柚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启动以“一村一品:三红柚文化IP推动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工作,多次走访三红柚种植基地,深入挖掘三红柚产品价值,探寻其背后的品种优势与产业发展现状。
此外,骐骥队在助力品牌升级上持续发力,基于产品原有的包装,为龙村三红柚量身定制系列方案,如文化ip形象和特色包装盒(柚子包装盒)等,让传统农产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使其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创新设计,提高三红柚产品的品牌辨识度和吸引力,助力三红柚拓宽销售区域和渠道,为当地三红柚产业增加销量提供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骐骥队拍摄的龙村纪录片)
在调研过程中,骐骥队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拍摄关于五华龙村的纪录片。通过镜头记录龙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三红柚产业的发展现状,展现龙村在“百千万工程”战略下的新风貌,为龙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
(墙绘局部1)
(墙绘局部2)
面对龙村原本单调的村舍白墙,骐骥队同步推进乡村美化行动。队员们深入巷道勘察,收集客家风情、村落景观等地方特色元素,不畏酷暑,分工协作投入绘制。颜料挥洒间,一幅幅融入中华民族传统孝德文化的生动图景在白墙上渐次浮现,曾经冰冷单调的水泥白墙,就此被赋予鲜活的文化温度。骐骥队以画笔为媒介,生动记录文化在乡土的驻留,为龙村增添了一道凝聚乡愁的文化风景线,用实际行动助力龙村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客家方言课堂)
(队员耐心教导小孩)
骐骥队还开设“传本土乡音·承指尖非遗”主题义教系列活动,守护宝贵的客家文化血脉。课堂扎根龙村本土语言沃土,精选蕴含客家智慧与风土人情的经典故事,以方言讲述开场,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开展深厚文化内涵的“手工中国结”非遗传承课程,以解码民族工艺智慧为核心,引领孩子们理解方胜结、盘长结等经典结式,感受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美学特质,激发孩子们对家乡语言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传统工艺的浓厚兴趣。
(骐骥队与志愿者、孩子们的大合照)
开展义教活动过程中,当地志愿者们给予了骐骥队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筹备,协助组织孩子们有序上课,还积极分享自己对客家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了解,为义教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地方文化氛围。当地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课堂授课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切实保障了义教课程的顺利开展。
(龙村村村委为骐骥队举办表彰仪式)
龙村村党组织书记刘振团表示,骐骥队克服困难,深入乡村一线,其工作精神令人感动,他感到衷心感谢。为此,当地专门为骐骥队举办表彰仪式,给骐骥队全体成员颁发荣誉证书。愿骐骥队永葆赤子之心,在青春赛道上继续奋勇向前,用专业学识助力乡村发展,为更多地方带来新知识、新活力、新希望。(陈子纯 莫颖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