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专题报道 >> 浏览文章

贵州清镇:探索云端监管扶贫

2017/6/15 10:45:16 加入收藏
  “数据是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发展正在驱动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发生深刻变革。”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指出。在扶贫领域,大数据应用也正在一点一点地向基层扩展,服务于信息采集、工作指挥、监督和绩效考核。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农业局为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北京诚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出“扶贫督导指挥平台”,从手机APP和电脑PC端,借助于卫星定位及大数据分析,扶贫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平台实现更加快捷、准确及时的监督和指挥职能,助推扶贫工作。
 
    清镇市农业局局长兼扶贫办主任张永秋介绍:“以往项目监管大部分一年只有3至5次,因为整个项目不是同一个人监管,对之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衔接跟踪,容易造成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员工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自从启用扶贫督导指挥平台后,无论是谁,在何时,监管者都可通过记录在系统中的图片、视频、定位轨迹,了解扶贫项目存在的问题,查看进度和整改情况。单个项目的监管频次也提升到8至10次。”
 
    云端在上,全程监管
 
    在扶贫项目前期审批过程中,2016年以前,清镇市扶贫项目申报时,分批次由各乡镇申报,并组织评审批复,但由于每批次评审时对乡镇以前申报项目的情况不能够全面收集了解,容易出现有的乡镇扶贫产业、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分布不均。但平台启用后,通过在系统中对各乡镇各批次项目类别、实施进度、报账情况进行查询,结合乡镇总体项目的推进情况评审批复新项目,从原来的人为记忆批复变为系统记忆批复,增加了批复项目的科学合理性。
 
    项目批复到乡镇后,乡镇要在平台的地图上标明项目实施地,将项目的批复、公示情况上传到平台,各层级可有效掌握各乡镇项目批复情况,避免同一项目多头申报,堵住套取资金的漏洞;项目正式实施时,相关层级的负责人必须要到现场通过卫星定位拍摄图片或视频上传到平台。在此期间,无论是县级、乡级、村级开展工作时,将过程情况上传到平台,实现不同层级的监管在同一平台上记载,增加监管频次的同时解决了因信息口径不统一、整改问题不到位的问题;上一层级的监管可以通过下级监管的图片、视频和轨迹、图斑等掌握项目实施的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项目实施完成后,按程序要组织进行验收,在以前的验收中,能反映其结果的是几级分批次验收的报告单,在原报告单上只能用文字、数据反映记录当时的情况,但由于农业项目的可逆性较大,例如土豆等一年生种植项目,当时验收报告单上反映实施完毕,但几年后再来检查项目,却无法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现在的平台能将监管过程中的每一次情况通过图片、视频等记录下来,验收时,将验收的情况一并用影像方式记录,将当时测量的面积、长度采用轨迹成斑的方式记录上传,多年后,可重现验收时的情况,避免因时间长而造成的无迹可寻的情况。
    
    按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由扶贫部门实施,资金要财政部门对支出的票据进行审核后方能拨付。由于两个部门之间对工作存在问题的理解不一致,常常出现扶贫部门抱怨财政部门不理解项目实际,财政部门抱怨扶贫部门不懂扶贫资金使用规定的情况,结果项目推不动,资金无法报账。2015年,清镇市曾因2013、2014两年项目进度慢、资金报账率低被贵州省通报。平台使用后,由于在平台上能清楚反映项目推进情况、资金报账情况,出现问题在平台上一目了然,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再因信息不对称而影响报账,目前,清镇市项目完成率和资金报账率两项指标在贵阳市排位均为第一。
 
    科技为先,科学精准
 
    诚汇科技公司创始人张晓明介绍,督导指挥平台的技术优势,一是整个设计是基于云平台的设计,云端的优势可以直接嫁接到平台上;第二从管理模式上,平台软件可以自动拆分,拆解和归结,以前要手工分解,现在全是系统自动向下切分,需要多少个子项目,就会自动生成多少个子项目。还有数量的关联,以前都是需要有经验的专家,通过项目的进度数据、财务数据、项目监管数据,通过手工填报,人工进行关联来判断进度是好是坏。现在全部用计算机后台进行评价和归结。
 
    “虽然清镇市在扶贫项目监管上利用大数据管理的方式小有成就,但如果仅清镇市一个部门运用,其数据分析与监管共享的作用发挥将受到局限。如果各个部门都可以在项目中运用大数据管理,可以做到对所有项目的整体把控。希望可以看到大数据像空气一样为人类做贡献。”张晓明说。
 
0
上一篇: 打响金融扶贫攻坚战
下一篇: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顺利组建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