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带量采购后,我们医院冠脉支架、冠脉球囊这两种医疗器材,分别为患者节省4065万元和1248万元。”谈到医疗领域的民生获得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院长胡万宁最大的感受就是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价格大幅下降,“群众对国家为保护人民健康做的努力赞不绝口”。
2021年,我国组织了多次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唐山市工人医院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落实到位,患者的药耗负担显著减轻。
在实际工作中,胡万宁委员注意到,门诊检查费用也因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大幅降低。“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做出相应改革,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胡万宁委员认为,过去住院医保报销比例高,门诊能解决的小病,患者也要求住院。门诊共济减少了“小病大养”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此外,医保门诊共济将全家人的个人账户变成了家庭账户,为参保患者减轻了就医费用压力。
胡万宁委员不断探索实践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路径。他认为,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医联体建设促进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形成,收到了良好效果。
目前,唐山已建立包括88家上至三级医院、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区域性城市医联体,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网络和双向转诊机制。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检查结果互认,方便了患者就近合理就医。
“有了医联体平台和双向转诊机制,三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就诊患者明显减少。”胡万宁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