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进双梅和乡亲一起直播。四川省税务局供图
走进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彝族绣娘们正高兴地聊着家常。压条、拉丝、绣花样……朗朗大笑中,手里也不停地绣着属于她们的“幸福生活”,讲着小凉山的“非遗”趣事。
绣娘们靠坐的围炉沙发前,新开辟了一块直播区域,闪光灯下的姑娘们一点也不“露怯”。在她们的背后,一幅《彝族刺绣:让绣娘们的日子越过越美》作品完美复刻了大家坐在一起刺绣的现场。
“这幅刺绣获得了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是合作社绣娘们将心中所想、眼中所见的真实生活绣成作品,也是她们对现在好日子、好生活的情感表达。”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迎来了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因为彼此的熟悉,少了生疏的客套,她很自然地拿出这件得奖作品,谈起了背后的创作故事。
办合作社、培训绣娘、跑新销路……从曾经的几人到现在的几百人,从本土市场到远销中国香港、欧洲等地,乔进双梅回忆起一路带着大家前行的经历,往事历历在目。
乔进双梅的故乡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小凉山地区,交通闭塞、条件困难,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但是,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在田间小憩或农闲时间,彝家姑娘们就把对生活的期盼,通过一针一线绣在服饰、鞋子、文创产品等物品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彝绣产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对于当地绣娘来说,彝族刺绣不仅是指尖上的非遗艺术,更是她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打开销路,让彝绣走出大山,乔进双梅下定决心尝试转型“带货人”,张罗起创立马边县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
“创立之初最艰难的是,没有资金来源、没有人才、没有销路。”乔进双梅感慨道,还好有税费优惠政策一路相伴,让合作社挺了过来。
据了解,近3年来,合作社已累计享受7.78万元的税费优惠。“这些省出来的钱之前都用来冲减、贴补我们合作社的运作和成本,但在去年,我们买了些新家伙回来。”乔进双梅指着新设立的直播区和新购买的直播设备介绍道:“目前直播间观众平均每天都有200多人,看起来数量不多,但对我们推广彝绣而言,精准就够了。”
看着税务干部送上的“2022年度税费红利账单”,乔进双梅一眼就找到了自己企业享受的各项助农惠农和特色产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及减免金额。她表示,“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让我们推广非遗文化更有积极性了。”
今年是“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连续开展的第十年,乔进双梅在听取了税务部门的十载成效后,也回忆起自己创业过程中,时常会碰见难懂的涉税业务,但随着和税务“打交道”的时间增多,慢慢地也成为了税务的“老熟人”。2022年,乔进双梅成为了一名税费服务体验师,全方位地见证便民办税带来的变化。
乔进双梅表示,“现在有网上办理、远程帮办等各项便民措施,不跑路、不取号、不排队,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各项涉税业务。不止如此,每有新政策的出台,税务部门就第一时间上门进行政策宣传,手把手辅导业务,每一项税收改革发展的红利落地,都在增强我们传承发展彝绣的信心。”
在乔进双梅的引领下,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培训绣娘3万余人次,带动全县800余名妇女“零”投入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乔进双梅许下了“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想要带动更多的姐妹靠自己的双手致富”的愿望。如今,她许下的愿望正在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