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专题报道 >> 2023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 >> 浏览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徐张艳: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乡村富民产业

2023-03-09 来源:农民日报   加入收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市长徐张艳表示,衢州将围绕产业振兴这一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培育一批乡村富民产业。

  衢州是浙江的“西大门”,位于钱塘江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多次考察调研衢州,要求衢州“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要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徐张艳说,近年来,衢州充分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培育出开化龙顶茶、江山猕猴桃、龙游麻鸡、常山猴头菇等十多个地标农产品,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徐张艳看来,做强“土特产”,必须延伸拓展产业链。对此,这几年,衢州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和附加值提升。比如,围绕胡柚、香柚产业发展,“柚香谷”公司开发的“双柚汁”在市场一炮走红,带动了双柚产业产值连年翻番,已突破了30亿元。接下来,衢州将整合市域资源培育“多县一业”,打造一批“单品冠军”,推动双柚、油茶、茶叶等产业向“百亿级”全产业链进军。

  徐张艳认为,开发“土特产”的多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是今后的重要增长点。目前,依托钱塘江在境内形成的“Y”型支流,衢州已谋划建设了总长280公里、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目的就是把沿线各种乡土资源串珠成链,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产业带、风光带、旅游带叠加后,不仅好吃,而且好看、好玩,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下来、还再来。现在,很多‘土特产’也摇身一变,成为精致的伴手礼,被带回了城市。”徐张艳说。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改革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徐张艳说,衢州山多地少,更需要资源整合优化。接下来,衢州将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需求,持续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和“两山合作社”改革,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实现农村碎片资源的标准化归集、项目化利用。

  “尤其要以改革思维,构建联农带农惠农的工作体系,通过打造片区化强村公司、建设共富工坊、做实‘龙头企业+小农户’联结富民机制等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徐张艳举例道,“龙游飞鸡”模式即通过龙头企业提供鸡苗、收购鸡蛋、回收成鸡,带动了1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养殖麻鸡,每户每年可增收2万至5万元。

  徐张艳表示,任何时候,粮食生产都是农业基本盘。去年,衢州克服极端干旱天气影响,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和产量“双增”。下一步,衢州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狠抓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积极推广优新品种,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着力提升粮食生产效益,久久为功打好粮食保卫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0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徐冠巨:吸引更多民企投身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