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平代表——奏响创新“大合唱”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始终高度重视,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谋划、部署、推动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发展成就硕果累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说:“通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方向更加聚焦、创新平台明显拓宽、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机制更趋完善,取得了一批有突破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在近期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中国量子计算机MOSS用强大算力协同全球万座“行星发动机”工作的场景令人震撼。郭国平代表说,从事量子计算研究20多年,他和同事们一直在追逐“量子中国梦”——研发中国人自己的量子计算机。2021年,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向中国用户成功交付使用量子计算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中国最新型量子计算机——“悟空”也即将发布。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在量子计算等世界科技前沿新赛道上,中国着力下好“先手棋”,掌握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为例,需要多种学科、不同产业方向的融合协作。只有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入研发,才能让量子计算有更多应用场景,从而极大地推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效率。”郭国平代表说。
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郭国平代表认为,中国必须将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向长远目标,要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自主创新的体系化能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促进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禹洋 梁睿)
李兰代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阿拉山口海关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兰表示,近年来,新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一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两区(喀什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五大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口岸经济带(19个沿边开放口岸)”为主要抓手,依托口岸多、市场广等优势,不断推进口岸地区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园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口岸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新疆是全国协调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一个缩影。”李兰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以区域重大战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纵深空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大动力。
李兰代表说,2022年,新疆不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大门跨境保税体验中心正式运营。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喀什地区、阿拉山口市、伊犁州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300%。同时,扎实开展口岸保通保畅专项行动,13个陆路口岸恢复货运通关,口岸过货效能显著提升。新疆2022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24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当前,口岸对稳链固链强链和地区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新疆口岸发展依然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检测实力不足、口岸现代化建设偏弱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陆路边境口岸规划布局,增强陆路边境口岸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口岸数据国际间互联互通,继续统筹推进口岸与其他对外开放平台协调发展,建立衔接长效机制。”李兰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盛丹歌 耿丹丹)
邱宁宏代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意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5年来,贵州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邱宁宏代表告诉记者,这些年,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她都深刻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农业生产中,基层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以前一遇到病虫害,大家就想到打农药。如今,大家会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措并举防治病虫害,就算使用农药,也会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邱宁宏代表说,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了有机辣椒、茶叶等众多绿色优质农产品,如今这些都已成为遵义特色名片,受到消费者欢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 王新伟)
顾学明委员——开放中国惠及世界
过去5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开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错,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前所未有的逆流、险滩,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以开放稳住经济贸易之盘。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2017年的27.79万亿元增至42.07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5年年均增速达8.6%,高于全国GDP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额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实际利用外资额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
以开放夯实发展质量之基。在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国内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17年至2022年,知识密集型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服务进出口比重提升了1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额占全部利用外资额比重提升了7.5个百分点。5年来,开放区域格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占全国比重由2017年的14.3%上升至2021年的17.7%。
以开放深化改革创新之源。5年来,我国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现扩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推出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领域负面清单;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分别由2017年版的93项、122项压减至2021年版的31项、27项。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多次修订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整体营商环境加速完善。
以开放点亮全球合作之路。2017年至2021年,中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超过全球4.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超过全球2.2个百分点,有效提振了世界经济回升的信心和势头。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我国区域层面合作进展显著,截至2022年,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实施。中国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连续5年成功举办进博会。
“过去5年,我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也为世界开放发展注入了动力与希望。”顾学明委员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江浩然委员——改革成果人民共享
共享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能顺利享受发展成果,保证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最普遍的受益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表示,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江浩然委员表示,5年来,京津冀三地立足共享发展成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我身在其中,感受尤为强烈。现如今,京津两地一小时通勤已成常态,多元化的轨道交通接驳日趋完善,“留白”越来越少,网络越来越密。曾经,京津冀三地医保互认覆盖率低、流程繁琐,现在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三地医院对接合作确保就近就医,一张医保卡即可看完病直接结算。
产业协调发展更是成果显著。北京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越发“高精尖”;天津聚焦支柱产业升级,逐渐向高端化、集群化转型;河北省则以产业承接、功能提升为要务,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实现共享发展与城乡居民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各地各部门还需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举措落实就业和拓宽增收门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江浩然委员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宝会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