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年 >> 城市变迁 >> 浏览文章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城市篇之北海

2018/7/13 10:17:55 加入收藏
广西北海,借改革开放春风,犹如快舰飞驶,乘风破浪。
 
  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
 
  北海是中国南部海滨的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大自然优厚的馈赠为这里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发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大士阁、东坡亭、欧美领事馆旧址等一大批景点,集“海、滩、岛、湖、林、山、古迹、人文”于一体。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度假胜地之一。广西则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而自豪。
 
 
  银滩

 

  涠洲岛

 

  红树林
 
  北海故事:海丝路
 
  北海是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遣使者从合浦、徐闻远航至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远至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用丝绸和黄金交换明珠、琉璃等奇珍异宝。宋、元、明时期发展到波斯湾及非洲北部,这就是著名的南海“丝绸之路”。
 
 
 
  北海对外开放历史源远流长。北海合浦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合浦郡,是汉朝南海对外海上贸易的中心和枢纽,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还是中国从海上走向东南亚、南亚、欧洲的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40年来,北海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一面承接海丝路的历史文化底蕴,一面随着时代的潮流,在兼收并重、开放融合的过程中,开启了海丝路的新起点。北海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交通枢纽,形成了贸易、经济、产业、旅游全方位拓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伴随着“向海经济”的理念,北海正在全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对接的桥头堡。
 
 
 
  改造前还没有北京路

 
 
 
2009年9月24日 从海尚巴黎高层看北京路夜景
 
  北部湾的这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40年来,综合国力和国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国家陆续批准设立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都取得了卓然不凡的成绩。为了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异,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特区。
 
 
  北部湾经济特区是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南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接壤,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陆上交往的枢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十年磨一剑,广西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增速全面领跑广西,占广西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沿海港口吞吐量,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约2.4倍、3倍、3.4倍和1.7倍。北部湾港快速崛起,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区域性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开放合作深化拓展,改革创新实现突破,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经济区不仅成为引领广西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1.北部湾经济区“六个升级版”:
 
  (1)规划建设升级
 
  实现经济区升级发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
 
  (2)开放型经济升级
 
  全力打造向海经济。到2020年,力争实现外贸依存度达到60%。争取国家批准北海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支持申请设立南宁铁路口岸,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中国-东盟进口商品采购基地等,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在东兴、凭祥开展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先行先试。
 
 
 
  北海飞机场建设前的样貌
 
 
 
  建好后的北海飞机场
 
  (3)发展动能升级
 
  由重财税扶持向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转变,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开发,推进南(宁)北(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南宁创客城、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玉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双创”平台建设。
 
  (4)产业发展升级
 
  扶持建设南宁中央商务区、东兴和凭祥沿边金融服务中心和国际综合业务聚集区、钦州保税港区国际贸易和航运物流基地、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等,防城港国际杻纽大港、边关跨国贸易, 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
 
  (5)基础设施升级
 
  优先建设南宁市轨道交通、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玉林—贵港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合浦—湛江、防城至东兴高速铁路建设,推进凭祥—凉山—北江—河内高速公路、南宁—凭祥—同登—河内铁路等跨境铁路、公路建设。
 
  (6)同城化升级
 
  推动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新区,加快北海廉州湾新城、防城港海湾新区、钦州滨海新城、玉林玉东新区、崇左城南新区建设,形成以五象新区为龙头的“1+5”新城新区体系。
 
 
 
  1986年北部湾广场全貌
 
 
 
  现在的北部湾
 
  2.北部湾经济区近十年重大成就
 
  (1)GDP增速领跑广西
 
  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等4个核心城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5亿元左右,约占全区36.5%,十年间年均增速约11.7%。北部湾经济区四市GDP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约2.4倍。
 
  (2)大工业从无到有
 
  先后建成钦州1000万吨炼油,北海炼化,防城港红沙核电、大海粮油、金川铜镍、钢铁基地,南宁富士康电子,钦州金桂林浆纸,北海斯道拉恩索林浆纸,北海诚德新材料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
 
  (3)“一小时经济圈”
 
  经济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900公里,占全区近40%;高铁实现了公交化运行,形成了北部湾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区内主要城市“两小时经济圈”。
 
  (4)广西有了亿吨大港
 
  组建以防城港为主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和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将沿海三港整合为一,北部湾港快速崛起为亿吨大港,与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250个港口通航。
 

 
 
  防城港港口
 
  (5)南北钦防同城化
 
  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城镇化率超过5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户籍、社会保障、通信、金融、交通等方面同城化。通信资费和服务同城化。身份证换领补领、普通护照办理、机动车年审、小型汽车驾考申领驾驶证、驾驶证换证、住房公积金贷款均可在经济区四市异地办理。银行服务收费、银行资金汇划等同城化。北部湾经济区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刷卡直接结算,实现统一中考。
 
  (6)面向东盟的“南宁渠道”
 
  历届东博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成功举办,形成了“南宁渠道”,成为我国与东盟间最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经济区拥有南宁综合保税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中马“两国双园”、东兴及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一批“一带一路”重点平台。
 
  (7)探索改革经验
 
  首创全国跨行政区管理新体制,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探索实施了户籍同城化、港口体制、园区体制、通关一体化等配套改革方案。
 
  (8)生态保持优良
 
  建立自治区沿海岸线和涉海规划协调会商制度等,严格限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入园区,走出了一条大产业、大工业与白海豚、红树林共存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北部湾成为我国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除此之外,北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出现强劲增长,2013年,在全球航运低迷的情况下,仍旧同比增长18.5%,在中国-东盟自由区建设的强大背景下,北海港口俨然成为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
 
  北海故事,不仅面向国内,更面向国际;不仅连接历史,更接通未来!
 
  今年9月,北海将迎来第15届东盟博览会,十里银滩献舞,碧波涠洲欢哥。魅力之城北海,将会在东盟十国中展露自己的风采,加大宣传影响力,扩大招商引资的雄厚实力!“走出去,引进来”,北海开拓东盟市场,将会抓住更多的合作机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海不忘初心,以海为名,因海而兴,与宁波、广州、蓬莱等九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海厚积薄发,灿烂的历史文化将会让海丝路遗址焕发出新的活力。北海第二中心城市——海丝路广场(公园)也在火热部署当中。
 
  北海坐拥沿海开放城市的先天优势,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温暖春风,扛起“向海经济”的理念大旗,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魅力之城的重大利好将会不断持续!

 
(资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翟晓汀
0
上一篇: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城市篇之秦皇岛
下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城市篇之烟台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