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江苏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邳州市委政法委牵头邳州市法院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将司法职能与基层网格化治理紧密融合,念好“准、实、稳”三字诀,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建设,为促进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围绕“进得准”,全力推进“一体化”建设。找准法官进网入格的切入点,全力推进“一网一站一群一清单”建设。“一网”即无缝对接网格治理一张网。坚持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打通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法院网格化司法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之间的衔接渠道。在法院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法官+乡镇”点对点联系、“法官+片区网格”包干对接等方式,邳州法院205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完成对全市1616个网格的统筹包挂,每个单元网格都有一名网格法官对接,实现网格化综合治理与司法全流程对接。“一站”即打造镇村“审务工作站(点)”。为解决涉法涉诉类案件化解难题,按照“一镇一站”标准,依托各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设立27个“审务工作站”,在497个村(社区)建设村级司法服务点,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审务工作站合署办公,着力打造集纠纷排查研判、非诉调解、巡回法庭于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邀请网格员参与工作过程,同步提升网格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结合各镇(街道)域情,积极探索开展“板材企业、大蒜产业、土地流转、物业纠纷、留守儿童保护”等特色审务服务活动。“一群”即用好“法润民生群”。借助司法局牵头建立的“法润民生群”,统筹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坚持一村一群、一格一群,将网格内的法官、警官、律师等邀请进群,及时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释疑等工作,及时掌握基层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清单”即建立法官职责清单。邳州市委政法委联合邳州市法院召开专题研讨会6场,制定“法官进网格”工作路线图和责任清单。在镇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设置网格法官公示牌,公开辖区内网格法官网络体系、联系方式、职责清单,明确指导纠纷排查化解、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法治宣传、提出司法建议等基本服务职能,以及重要议事需求必到、突发事件发生必到、较大纠纷化解必到等专项服务职能。
围绕“进得实”,全面提升“实战化”效能。立足发挥法官职能优势,全面落实江苏省高院关于“三下三护九机制”当好“八大员”的部署要求,着力推动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质效提升。一是以“多元化解纷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弱化”难题。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深度融入网格,通过和辖区网格员的司法协作,并借助基层自治组织、调解组织、片区民警、“五老”、乡贤等力量,以委派调解、诉前调解、案外和解等方式,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立人民解调工作室、律师工作室、信访接待室、法官接待室、执行案件约谈室等工作室;在交警队设立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在四个人民法庭分别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25个乡镇街道设立审务工作站;在五个乡镇已经设立巡回审判法庭。网格法官深入调解一线,参与并指导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2020年至今,邳州法院共分流诉前调解案件6300余件,调解成功2000余件。2020年5月1日,涉及陈楼镇2300多户村民的6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和4名网格员的撮合调解下顺利结案,涉及2000余亩的土地承包合同继续履行,拖欠租金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实现了农民集体利益和企业生产利益的双赢。同时,积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周调度、月驻站、季排查”工作制度,网格法官和网格员及时互通信息、共建台账,做到“三清三掌握”,即矛盾纠纷底数清、涉诉案件底数清、涉法涉诉底数清,掌握重大案事件、重大信访矛盾纠纷现状和社情动态。二是以“网格+司法协助”破解“人案矛盾”困扰。邳州法院投资近40万元,在诉讼服务大厅建设网格化司法服务指挥中心。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架设工作专线,开发手机网格客户端,实现了功能和数据与市网格服务管理中心的平台对接,同时实现法官与每个网格员的即时视频连接和信息推送。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司法事务协助制度,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法,推动“网格+协助送达”“网格+协助诉讼”“网格+协助执行”工作模式实体化运行。2020年至今,网格员开展协助送达司法文书600余件次,帮助法官进行调查取证、案件调解、化解信访130余次,见证、协助执行活动10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以“全景式服务营商”打通“企业复工复产”阻梗。以“法官进网格”为抓手,创新开展“法企同行”“法会民企”活动29场,走访企业118家。邳州法院制定《邳州法院执行局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八条具体举措》被江苏省高院简报专题刊载推介。充分发挥网格法官特长,与企业建立法律咨询辅导机制和在线工作联络机制,加大案件协调化解力度;灵活运用执行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生产困难的涉案公司的设备进行“活封”,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2月,邳州市法院接到官湖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来电,称其网格内重要民生保障企业“徐州华隆热电公司”的帐户被法院冻结无法购买原材料,该院迅速调查情况并与申请人协调,指导公司以等值的机器设备进行“活封”,实现了民生保障、企业发展“两不误”。四是以“精准分析研判”弥补“社会治理参与不足”短板。深入网格开展司法调查研究,对网格内疫情防控及涉诉矛盾纠纷动态进行精准分析研判,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发出风险预警,提供法律咨询和决策建议,切实将“法官进网格”机制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创新效能。疫情期间,邳州市法院向辖区党委政府发送信息简报、司法建议6篇,向邳州市委政法委、邳州市信访局提供涉法维稳建议举措12条,形成的《食用野生动物刑事规则问题初探》《以典型案例辨析新冠疫情下合同纠纷裁判规则》等调研成果被《江苏法制报》等省级媒体刊载。
围绕“进得稳”,着力完善“长效化”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邳州市建立健全“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市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邳州法院承担具体实施任务,率先在徐州范围内制定《邳州市委政法委、邳州市法院关于推进“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落实法院院长与法庭庭长“一把手”负责制,有效做好“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规划建设大文章。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法官进网格”工作考核标准,邳州法院会同市委政法委在全市范围开展督查,将邳州各镇(街道)“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开展情况、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等指标,纳入对各镇(街道)的年度考核范围。制定“法官进网格”考核奖励和经费保障办法,对网格法官、网格员成功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开展司法协助的,实行“一案一补”。对“法官进网格”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优先吸纳为法院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三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向邳州市委政法委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分析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工作中发生的上访、信访等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会商解决。邳州市委政法委会同邳州市法院每月向各镇(街道)党委政府发送涵盖“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村(居)涉诉案件数、重大涉诉信访数量”的工作通报,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有效压降涉诉案件比例。四是强化宣传引领机制。及时总结推广网格化治理中的创新举措和先进典型验,累计在国家、省、市级媒体推出涉“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建设宣传报道16篇,大力宣传表现突出的网格法官、网格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最大限度激发“法官进网格”工作活力,确保以高质量“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文/王涛芝)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