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呼唤法律斩断黑色代孕产业链

2021-01-2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李雪娇   加入收藏

近日,明星代孕弃养风波持续发酵,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代孕产业被撕开华丽的包装,走进大众视线。

我国代孕市场近年来暗流涌动。在网络里搜索“代孕”,就会出现大量“贵宾代孕服务网”“代孕公司”等网页推荐。国内垂直社交平台Blued的母公司“蓝城兄弟”上市时,曾对外披露了一些其代孕业务的数据。

2017年,蓝城兄弟启动了家庭计划业务“蓝色宝贝”(family planning services,或称计划生育服务)。到2019年,这一业务收入约921万元,占总收入的1.2%,但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就达到了413万元,约占总收入的2%。

生理疾病所导致的不孕不育人群,是国内海外代孕中介机构的主要客户。据统计,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而20多年前仅为3%。这个数据最早追溯为中国人口协会2012年发布的调查结果,经过多年积累,数量只怕有增无减。出国代孕,成为这部分人群孕育后代的方式之一。

事实上,代孕行为在我国明令禁止。近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评论称,把女性的子宫当作生育工具,把新生的生命当作商品买卖,甚至可以随意丢弃,这条隐秘的黑色产业链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不止损害女性健康、物化剥削女性,更践踏公民权益、败坏人伦道德。

在2013年新华网报道的一起代孕调查中,北京查处一家招收代孕妈妈、以代孕牟利的机构。报道提到,代孕“黑市”交易往往要价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正规医院做一次试管婴儿大约需要2万元,做一次人工受精约需几千元。然而,由于正规机构要求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齐全,且怀孕时不进行性别鉴定,因此有人选择“黑市”。

据业内人士此前透露,每做一单业务,利润空间在30%-60%。在部分国家,代孕妈妈和医疗平台诊疗的费用在5万美元以下,对应国内超过50万元甚至高达百万的报价,中介机构利润的确诱人。

在执法监管层面,我国针对代孕市场乱象也在不断进行专项整治,但效果并不好。除了市场利润可观这一原因外,我国规制代孕的方式仍停留在部门规章,立法方面鲜有突破。代孕在监管层面明令禁止的境遇下野蛮生长,导致代孕客户挑战、冲击传统的生育秩序和伦理道德。

原卫生部2001年8月1日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2006年2月7日实施的《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校验实施细则》两项部门规章,认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以及“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化赠卵和供卵行为”。

2015年12月27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中,原草案拟新增“禁止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的条款曾引发社会热议,却没有获得最终通过。

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代孕黑色产业链屡禁不绝。值得注意的是,代孕机构多在代孕合法的地区或国家注册公司,同时,授权国内公司具体实施代孕的生物医学作业。代孕黑色产业链需要法律利剑来斩断。 

来源: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第一财经

编辑:李雪娇


0
上一篇: 山西阳城县公安民警用“生死时速”挽救3条生命
下一篇:江苏盱眙法院:倾心办案缓和涉企矛盾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