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亮利剑,持之以恒护平安

2021-04-19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谭小平   加入收藏

达川区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六清行动”情况汇报会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及上级法院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决策落实,健全工作制度,领导带头履职,强化业务培训,全院全员协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奋力打好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推动全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贡献法院力量。截至2020年底,该院累计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9件110人,结案率100%。 

抓好审判质效,依法从严惩处

全力调动办案资源。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推行院庭长带头办案、领导包案工作机制,从全院范围内选派法官助理,配齐配强审判力量;着力应对疫情防控影响,运用“视频连线”“云法庭”等线上手段开庭审理涉黑恶案件,不断提升办案效率。主动向上级法院、区委政法委、区扫黑办等部门汇报,就专项斗争中政策支持、工作衔接等及时提请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保证案件审判各阶段的舆情管控等问题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2020年8月26日,院长黎泽心宣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以审判为中心,认真落实最高法“三项规程”,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依法准确认定黑恶势力犯罪,既不人为拔高也不降格处理,经过庭审对贺学江等涉黑案件中部分指控事实依法不予认定,确保办案质量。坚持依法严惩方针,对黑恶势力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该判处重刑的依法判处重刑,重刑率达54%,保持扫黑除恶高压震慑。

办理贺学江案件

努力提升办案质效。进一步细化案件审理流程,通过庭前会议等方式对案件事实进行有效梳理,缩短办案时间。及时建立和更新扫黑除恶工作台账,对未审结的涉黑涉恶案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领导,依法快速审结。

强化执行力度,确保黑财清底

推进执行联动保障。该院党组多次召开沟通协调会议,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加大法院内外沟通衔接。成立由刑事、执行部门为主体的财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该院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主动包案督办“黑财”执行,执行局负责人为案件责任人,办案法官为执行先锋,压实责任,层层督办。执行指挥中心设专人定期汇总涉黑恶案件数据及进展情况,切实做到“基数清、底子明”。

刑庭下乡审判案件

创新开展审、执同步。改变以往待案件审结后再移送执行的传统做法,采取审、执同步方式,在案件进入审判环节后,审判部门及时将涉案财产线索移送执行部门,执行部门立即查控、掌握涉案资产状况,避免被执行人的财产流失,截至2020年底已立执保案件9件、控制财产金额达234万余元、房产22套、查封车辆24台,确保“查得清、控得住、能处置”。

充分利用执行手段。加强与被执行人及其亲属沟通交流,争取由被执行人亲属代其主动履行。按照“清到底、清干净”要求,坚决将冻结扣划落实到底,不以金额小为由不采取措施,不以距离远为由不采取行动。有效利用委托执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截至目前,生效移送执行标的5410.39万元,执行到位5351.12万元,到位率达98.90%。

抓优职能延伸,推动长效常治

全面排查涉黑恶线索。全方位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梳理排查工作,深挖涉黑恶案件线索及背后“保护伞”,先后排查出涉“保护伞”线索5条,向区线索核查中心移送涉“保护伞”线索4条,向区纪委监委移送涉“保护伞”线索1条。

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出台司法建议工作制度,规定涉黑恶案件“一案一建议”,要求法官对承办涉黑恶案件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梳理案件反映的相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先后就娱乐行业存在卖淫嫖娼、出租车管理存在乱象、金融市场监管不足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8条,推动相关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提升宣传教育力度。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借助“法律七进”“宪法进校园”,开展扫黑除恶专题宣讲,发送宣传资料1000余份,邀请代表委员及干部群众参加黑恶案件庭审旁听100余人次,大力宣传扫黑除恶先进事迹。

加强工作经验总结。对涉黑恶案件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办法,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工作经验,撰写《达川区法院“四个聚焦”助力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在案件生效后,组织干警编写典型案例,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文/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助理 谭小平

摄影:周子函


0
上一篇: 河南省三门峡市阳店镇:千里寻手机 浓浓警民情
下一篇:山西长治: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