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疫情究竟由何引起、病毒来源何处,目前虽然还没有最后的科学定论,但滥捕滥杀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容易引发急性传染病、导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却是不容置疑的。亦正因此,中国针对滥捕滥杀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力图全面斩断野生动物交易链,还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还大自然中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
连日来,海南、湖南、广东、安徽、河北等多地的市场监管、林业等部门也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开展了广泛的打击行动。
海南警方“春雷行动”破获一批涉野生动物案件
据来自海南方面的消息,自1月26日以来,海南省“春雷行动”启动以来,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将疫情防控与打击涉及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同步进行。截至2月24日,全省已侦破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3起,查处治安案件两起,移交行政案件6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3人,收缴野生动物308只。同时,联合有关部门清理检查农贸市场、餐饮单位、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等场所6451处(次)。
海南警方破获的这些涉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案件,包括:文昌王某霞、詹某伟母子二人放置铁笼诱捕小松鼠案、昌江县杨某与郑某艺在昌化镇棋子湾一带,非法架设捕鸟网捕捉鸟类案以及万宁市肖某竟然在疫情期间在网上公然出售果子狸案。特别是后一案件,犯罪手法和手段还升级为“云端”高科技的应用。据警方介绍,肖某多次利用妻子陈某的微信账号,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果子狸的信息和图片,出售的果子狸来自于其堂兄肖某友经办的养殖场。疫情暴发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野生动物实行严管严控,但肖某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仍于2月14日出售果子狸。城南派出所以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依法对肖某行政拘留10日。文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依法查封了肖某友经办的养殖场。
天津出台法规禁食野味 实现监管全方位全链条
2020年2月14日上午,我国禁食野生动物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在天津决定施行。当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这是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我国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
天津的这份《决定》,主要规定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范围、措施、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明确了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范围,实行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名录管理制度。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决定》基于地方立法权限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范围作了最宽的规定,既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包括天津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及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公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在野外环境中自然生长繁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
值得关注的是,天津的这份《决定》不但明确了食用野生动物属于违法行为,而且其涉及范围还包括非法生产、经营、猎捕、交易、运输等诸多环节。为了加强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全方位、全链条监管,《决定》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利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不得以食用或者生产、经营食品为目的,猎捕、出售、购买、运输、携带、寄递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等交易、消费场所以及运输、仓储、快递等经营者,不得为相关违法行为提供交易、消费的条件、场所或者服务。餐饮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名称、别称、图案等制作招牌、菜谱招揽、诱导顾客。
此外,对于监管职责,《决定》明确,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工作。规划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监督管理工作;交通运输、公安、网信、城市管理、卫生健康、邮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工作。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违反《决定》的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公安机关侦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948起
来自公安部的消息,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涉及野生动物的刑事案件948起、查处行政案件2147起,收缴野生动物9.2万头(只)、野生动物制品5300余公斤。
据了解,野生动物可能是一些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染源,部分地方存在的“野味产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增加了疫情防控风险。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部署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狩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按照统一部署,坚
持问题导向、全面搜集线索、深入摸底排查,集中摧毁源头网络,坚决打出声威,迅速形成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严打震慑态势。
近期,各地公安机关密切协同配合,坚持网上网下联动,集中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了一批跨区域犯罪团伙,包括:贵州遵义查获2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和1头野猪、2只孔雀;福建明溪查获野生动物死体共77只,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5只,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鼯鼠11只。湖南祁阳根据网上线索破获一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当场收缴河麂70只、野猪、野兔、竹鼠等野生动物冻体400余只,涉案金额30余万元。四川巴中连续破获3起涉野生动物犯罪案件,捣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窝点7个,查获青麂、果子狸、獾等野生动物制品400余公斤。
专家:约80%的人类新发传染病都与野生动物有关
之所以各地出严规、出重手、严厉打击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案件,是因为,在我国部分地区,一直以来盛行吃野味,一些部门和企业也常常以珍稀野生动物招待宾客;一些饭店、餐馆为牟取暴利也甘愿冒险、尽量满足食客的需求,从而助长了滥吃野生动物的歪风。市场有需求,致使“野味餐馆”在很多地方遍地开花。
据统计,我国食用野生动物的状况相当惊人,在南方一些地区的饮食文化,飞禽走兽,不论是来自高山海洋,几乎无所不吃,无所不尝。1990年以后,中国沿海居民经济收入增加后,一些人把食用野生动物作为满足夸富心态和好奇心理的一种方式,使得龟鳖以及其他动物受到前所未有的猎捕压力。不良的饮食传统文化,给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破坏。
除此以外,据专家介绍,一些病毒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而野生动物宿主也并不一定就能致病致死。但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以及侵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得以大幅增加,这就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有研究表明,约80%的人类新发传染病几乎都与野生动物有关。食用野生动物会带来多方面的健康风险。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此间表示:“食用野生动物会导致如鼠疫、埃博拉病毒感染、禽流感、甚至艾滋病等多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疾病、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和食物中毒等。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人类疾病和畜禽疾病几乎都来源于野生动物。”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表示,不良的饮食传统文化带来一系列疾病问题。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中病原体的巨大“天然储藏库”,如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来自灵长类;感染牲畜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来自于狐蝠;疯牛病、口蹄疫等也与野生动物有关: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等50多种疾病来自于鼠类。华育平指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疾病共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甲肝等。许多动物携带的病毒、寄生虫藏在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而且“蒸不熟煮不烂”,烹调过程中的高温也根本杀不死病毒。
据专家介绍,2003年肆虐我国的SARS病毒刚被科学研究证明可能直接来自野生动物时,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过一场严禁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的活动。因此,人们纷纷寄希望于法律的“穿针引线”,来缝住人们的“馋嘴”。
为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为了我们共生共长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