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其他 >> 经济关注 >> 浏览文章

詹国枢:寻找网上的幸福

2015-08-26 来源:经济网 詹国枢   加入收藏
  互联网这玩意儿真是神了,人一旦上网,就不愿下来。
 
    这么多人,上网干些什么呢?了解世界,传播信息,相互交流,增进友谊……这都没错。但只要深想一层就会发现,很多人上网,是为了寻找网上的幸福。
 
    什么叫幸福?说千道万,一句话可以总结: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
 
    人有哪些需求呢?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价值实现需求”,此为人类五大需求也。
 
    人只要上了网,常常能够满足其“归属、尊重、价值实现”三大需求。
 
    其一,归属需求。
 
    人活世上,总是得有一种归属感的。有的人境遇不错,人人对他高看一眼,所以,其归属感很强,在单位、团体和家庭中,都能找到归属和认同。但有的人则不然,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很难找到认同。世界虽然很大,但是我很弱小,茫茫人海中,我是一孤舟。现在好了,一旦上网,开个微博啦,上个微信群啦,无论写点什么,转点什么,必然有人阅读、有人回应。时间一长,自然形成“圈子”。不知不觉间,你在网上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你的生活,分明已经和某些人连接在一起了。虽然,这个连接只是网上的“暂时”;虽然,这个“圈子”还极小极小。但不管大小,无论强弱,总归是个“圈子”,总是一种“连接”,总会找到“归属”。于是,上网者的归属需求得到了满足。
 
    其二,尊重需求。
 
    未上网时,不少人并未感到自己受到别人尊重,非但不受尊重,甚至常常感到被冷漠、轻漫乃至侮辱!上网后,不同了,再无名的小卒,再卑微的个体,再不起眼的从业者,一旦开博(博客、微博),入群(微信群),你便成为博主,进入朋友圈,大家彼此平等,你的东西,有人阅读,有人跟贴,有人理解,甚至有人称赞!一则趣事,一点心得,一丝闪光,都会引起反响,你的那么一点哪怕微不足道的劳动,常常会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上网,使你的尊重需求得到满足。
 
    其三,价值实现需求。
 
    未上网时,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或多或少也在创造价值,但对一些人来说,那常常不过是混碗饭吃的谋生手段。本不想干的事情,偏叫你干,你还不得不干!终日辛苦劳作,简直了无生趣!人的自我价值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现在好了,上了网了,发了言了,说了话了,留下字了,拍了照了……这就是你的精神产品,这就是你的劳动成果!一篇博客、几则微博,甭管深刻不深刻,精彩不精彩,只要有人阅读,哪怕只十来个人,仅二三好友,但只要有人阅读,产品就已“售出”,价值就已“实现”,你的自我价值,也就或多或少得到了满足。
 
    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价值实现需求——以上三大需求,均属精神需求,是人在吃饱穿暖之后追求的高层次需求。没有网络时,人与人之间交流,渠道并不多,即使有一些,交流起来,也不甚方便,尤其咱中国人,含蓄,羞涩,内向,更增加了当面交往和交流的难度。也正因此,这一类精神需求,不大容易得到满足。
 
    现在好了,有了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往却又不必直接见面的平台,这就为以上三种心理需求的实现,大大提供了方便。人们在这里,寻找到了网上的幸福。
 
    虽然,那只是部分的、短暂的、并不一定强烈的幸福。
 
    但是,毕竟,那也是幸福啊。
 
    互联网之所以长盛不衰,大受民众追捧,其根源之一,正在于此。
 
 
 
0
上一篇: 张立群:城镇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空间
下一篇:赵振华:创新何需“高大上”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