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发挥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月25日,恰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正式投运一周年。10月12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临空区”)批复建设也将满四年。大兴机场临空区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又有哪些最新规划?《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带着疑问和期待来到大兴机场临空区,展望未来大兴机场临空区的美好愿景。
大兴机场临空区是新动力源的关键载体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表示,“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
而临空经济区则是动力源发挥作用的关键载体。随着2019年9月底大兴机场建成投入使用,不久之后,北京市和河北省正式批复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标志着大兴机场临空区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罗伯明介绍,临空经济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部分约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约100平方公里,包括服务保障区、航空物流区和科技创新区共3个功能片区。航空物流区重点承载航空物流、电子商务、综合保税、国际会展、航企服务等功能;科技创新区重点承载航空导向的研发创新、科技孵化、高端制造、科技金融等功能;服务保障区重点承载航空科教、特色金融、休闲娱乐、科技创新服务等功能。
大兴机场临空区总体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直接为大兴国际机场服务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高端、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而大兴机场临空区未来发展好不好、规划能不能落实,关键还要看产业发展情况。据相关人员介绍,大兴机场临空区建设将依托北京市和大兴本土产业基础。
大兴机场临空区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聚焦减量、绿色、创新发展,构筑以生命健康产业为引领,以枢纽高端服务和航空保障业为基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储备的“1+2+2”产业发展体系。在生命健康产业,将聚焦发展精准医疗、干细胞技术、生物医药和医疗耗材四大细分产业,以研发、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为特色,打造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创新聚集区。在枢纽高端服务业,将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国际贸易、国际会展、技术咨询与培训等高端服务业,打造临空区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在航空保障产业,将着力发展航空培训、航空维修和公务机保障三个细分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以应用服务环节为发力点,主要发展大数据应用、云计算服务和物联网应用等新技术,围绕行业龙头、全球人才、重点场景,搭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进“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等“五新”内容在临空区应用落实。在智能装备产业,临空区将大力发展机器人系统集成、航空产业研发、零部件制造,重点承接转化“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成果。
大兴临空区雏形将显 聚焦八大重点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大兴临空区将聚焦八项重点任务。一是保障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建设。落实北京市和民航局合作协议中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相关内容,建立常态化枢纽运行保障机制,完善与首都机场集团、基地航空公司等方面的常态沟通协作机制。吸引航空总部、航空租赁、飞机维修、航空食品及航空培训等企业入驻,提供高效运营服务,重点推进航空服务保障项目落地。
二是搭建产业落地平台。包括建设综合保税区,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建设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国际航空科创园,搭建科技创新发展平台;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服务中心,搭建北京国际交往新平台;建设国际消费枢纽,搭建京津冀区域消费升级平台;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搭建国际“高精尖”产业展示和贸易平台;建设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搭建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智慧物流园,搭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服务平台;建立国际人才社区,搭建国际人才引进平台;建立国际化产业促进网络,搭建国际招商平台。
三是大兴机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引领功能区建设。编制大兴机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布局和任务,做好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科技创新等产业研究。开展大兴机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立法研究,为改革创新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制保障。吸引符合北京特色和大兴机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发展定位的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进规划编制与实施。包括构建交通骨架系统,搭建生态绿色体系,打造智慧数字临空经济区,创建临空经济区标准,加大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建设,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临空经济区城市品牌。
五是强化区域协同。在港区融合层面,联合河北、首都机场集团、基地航空公司等主要单位,建立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机构,形成常态化的沟通协商合作机制,促进港区协同发展。
在京冀层面,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合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和责任分担机制。
此外,还要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建立临空经济区与周边乡镇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落实镇域规划,提升镇区基础设施、交通、生态、居住、教育等功能,推动临空关联产业集聚发展。
六是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项目极简化行政审批改革。
七是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将坚持国际化、人性化、开放合作的发展思路,集聚全球顶尖智慧,组建“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策划师+技术研究院+专家顾问团队+外部咨询机构”六位一体的技术支撑团队。
八是搭建资金保障体系。按照市级财政政策,优化统筹区域资金和资源,积极搭建“政府+平台公司+社会资本”联动体系。在大兴机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示范,加强监管,推动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航空金融租赁等业态发展。
翟晓汀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