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第一届第四次联盟大会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国合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副理事长王进主持会议,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理事长吕泽翔致欢迎辞。
会议就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碳税,新能源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定价权和知识产权纠纷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对全球产业链的重组、重构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2021年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将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走出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事业。
会上,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秘书长陈向东对联盟2020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2020年联盟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全球合作开拓市场。截止到目前,联盟内共签约项目28个,总装机容量约4.78GW。其中包括光热项目2个,容量140MW;光伏项目18个,容量4126MW;风电项目2个,容量499MW;综合能源项目2个,联盟储备项目装机容量约12.2GW。二是实体合作效果初显。葛洲坝国际与隆基、阳光电源等成员单位在缅甸光伏投资市场通力协作,斩获一批光伏项目;葛洲坝国际与晶科、晶澳、金风、华为、宁德时代等成员单位共享大客户资源,共同孵化开发海外市场。三是全产业链优势显现。中信保、工商银行、中非基金等为联盟合作开发项目提供投融资专业指导,多个国际开发商正在积极接洽重点区域及行业的新能源项目,与联盟企业打包合作,联盟内投资方、承包商和制造商企业共同面对市场,优势互补,投建营一体化协同能力聚集。
2021年,联盟将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商业模式,一方面做好行业前瞻规划,就今明两年国际市场潜在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对新能源国际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标准规范、国际合作、商业模式、业务生态等课题的研究和积累,积极参与发改委、能源局及商务部的新能源研究课题、政策研讨和调研,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经济》 杂志、经济网记者 张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