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北京、上海和广州市的有关领导介绍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关工作情况。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审改办协调局局长卢向东表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大批利企便民的措施,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也明显提升。
卢向东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地方先行先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通过综合授权等方式,支持地方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营商环境优化。
鼓励先行先试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树标杆
卢向东表示,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试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紧扣市场主体所需所盼,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着力破除阻碍市场投资兴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试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国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同时,卢向东也指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问题,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把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培育得更好。开展试点不是为了“栽盆景”,而是要多育良种、移植全国,促进我国营商环境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在具体实施中,将把握好改革的时序、节奏和步骤,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京沪粤分别介绍经验做法
北京市副市长王红介绍了北京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力争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聚焦痛点难点,解决企业办事创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下一步,北京市将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试点改革任务,统筹发展与安全,勇当改革先行者,深耕创新试验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已经升级到4.0版,实施了584项改革举措。经过不断努力,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不断提高,投资发展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今年1-10月份,上海新设市场主体44.7万户,同比增长16.8%。我们将以试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办事更加顺心、经营更放心、扎根更安心。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勇表示,入选首批创新试点城市,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强力推进。全市上下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改革“任务书”、“路线图”,组建了200多人的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深入开展前期研究。目前,广州对照试点目标、任务、清单,正从多个方面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将拿出地方特色改革硬招实招,铸造“广州品牌”。探索开展原创性改革,打造更多“单项冠军”,形成“广州经验”。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