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其他 >> 经济新闻 >> 浏览文章

两个建设、两个做好 临空经济面向高质量发展大考

2020-08-20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许亚岚   加入收藏

    全球范围内核心机场的经济拉动作用和产业集聚作用日益明显。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加快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空港经济,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是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重要途径”。

    北京大学教授窦文章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机场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和要素流动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是以航空运输承载全球性客流和物流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区位理论中,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指向因素,具有其他区位无法匹敌的高速性独有优势。

    临空经济往往应航空而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研究员窦勇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称,临空经济首先依托机场开始发展起来,进而干线公路、城市公路、货运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轻轨地铁等各种交通方式均在机场汇聚,多式联运支撑,并配置以相关服务就成为了综合交通枢纽。

    其次,依托综合交通枢纽,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在此不断汇聚,并可以快速输往全球;反之,全球的商品和服务流入,并分拨到各地,综合交通枢纽也就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商品要素中转集疏地,成为现代物流枢纽。

    第三,生产要素的不断汇聚,使得空港及周边地区产业逐渐兴起,包括航空有关产业、贸易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配套服务业等;第四,随着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逐渐形成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人、港、产、城”良性互动的航空大都市,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面向世界的开放门户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

    万碧玉表示,临空经济区拥有“空港+口岸+航权+跨境+保税+自贸”等叠加优势,是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示范区,与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思路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未来,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开放发展,在万碧玉看来,要深度对接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系统部署,抓住自身核心要素,把握要素的作用机理,在强化空港国际枢纽功能、加速国际国内要素集聚和流动、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壮大跨境电子商务、探索建立空港型自由贸易区(港)、聚焦开放型临空产业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窦文章认为,面向高质量发展,机场需要推动两个建设,一是支线机场建设。完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统筹地方产业政策和土地税收政策,连接文旅资源,做好本地区与机场综合文化措施,推动临空港与地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无缝接驳体系建设,即空中交通与地面高铁、高速、码头等接驳无缝对接。
 
0
上一篇: 大幅降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定为LPR的4倍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等16个部门将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