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阜平“好日子”好梦成真——访河北省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瑞生

2020-12-0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张军红   加入收藏

阜平县

“阜平”寓意兴盛平安,地如其名,河北省阜平县是一座中华民族圆梦兴盛平安之城。烽火硝烟中,以阜平为起点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毛主席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光荣称号。作为华北抗日最前沿,中央五大书记、八大元帅都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


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瑞生

时空转换,和平年代里,阜平已然迈着同样坚韧的脚步,走在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的道路上。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到阜平慰问困难群众,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号角。阜平县委、县政府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宣布阜平县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到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阜平是如何完成这一历史性蜕变的?近日,《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了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瑞生。


创新扶贫模式,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经济》: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阜平县都有哪些发展成就和变化?

贾瑞生:“十三五”期间,阜平县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9年,阜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亿元,较“十二五”末期增长34%,年均增速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4元,较“十二五”末增长69%;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百亿,达到103.8亿元。2016年-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2.7%。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上下戮力同心,合力攻坚,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果。2019年,全县各项扶贫产业实现农民年收入9.8亿元,人均年扶贫产业收入5373元,其中贫困群众人均年扶贫产业收入6400多元。今年6月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全县历史性地实现贫困数量“清仓归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30%降至0%,顺利通过河北省贫困退出验收评估和年度国家扶贫成效考核,退出贫困县序列。

园区载体建设助推产业升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总抓手,聚力项目和园区建设,谋划启动了先进装备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大健康医疗及文创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区等建设项目,“一心两带四片区”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各类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7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城乡统筹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县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43.8%,居保定市第一位,较市平均水平高12.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89.2公里,“一心、两环、七射、八联”的交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大发展优势,树牢绿色发展和红线意识,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空气综合指数和PM2.5同比实现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2.2%,较2015年提升15.7个百分点;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末的41.1%提高到2019年的47.7%。

《经济》:今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阜平是如何一步步打赢这场攻坚战的?有哪些创新之举?

贾瑞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从产业发展、住房安全保障、教育医疗扶贫、综合性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脱贫攻坚奋斗历程中,阜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探索出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以“老乡菇”为典型的产业扶贫模式,以“顾家台、骆驼湾乡村旅游”为示范的旅游扶贫模式,以及“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科技扶贫模式、“集团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职教扶贫模式、“荒山绿化”土地扶贫模式、“联办共保、风险共担”金融扶贫模式等,都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近期阜平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全县富民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狠抓产业,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的“阜平样板”


《经济》:脱贫之后,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在这方面,阜平实施了哪些措施?

贾瑞生:在防止返贫方面,我们将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扶贫脱贫与防返贫致贫同步推进。一是持续巩固产业基础。坚持“抓产业就是抓脱贫”,确保脱贫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全县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2个-3个产业就业覆盖。二是用好“智慧+”信息平台。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实时监测,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群纳入跟踪监测范围,及时跟进帮扶举措。三是强化防贫保险保障。用足用好“防贫保险”“阜民安康保”“助老健康御险”“农户平安综合险”和“社会救助基金”互为支撑的“四险一金”防贫保障体系,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经济》: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期间,阜平的建设重点有哪些?制定了怎样的目标?

贾瑞生:“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生态富县”发展思路,围绕打造保定市西部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加快建设“一城一门户、三区一基地”,即以保定市西部中心城市为核心目标,着力落实五大战略定位。

一是扶贫发展经验国际交流门户。以建设扶贫交流基地为契机,打造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展示中国消除贫困丰硕成果的重要宣传门户和展示平台。二是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试验区。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打造以京津冀地区为主要市场、辐射全国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乡村振兴引领扶贫工作,高质量打造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的“阜平样板”。三是“两山”理论创新带动践行区。坚持绿色生态屏障定位,用绿色发展成果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加快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太行山绿色产业发展区,高品质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健康产业为主的原生态经济。四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贯彻“县域即景区”整体发展理念,围绕“农、文、旅、体、养”休闲元素,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旅游产业生态圈,盘活全域旅游一盘棋,打造以太行山沿线为核心、辐射京津冀晋乃至全国区域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五是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保障基地。强化重大交通廊道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支撑作用,探索创新枢纽型城市发展模式,打造京津冀晋四省(市)联动的核心节点;深入挖掘职教优势及潜力,打造满足全县产业需求、服务京津冀晋市场的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十四五”时期,阜平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两跨越”“四提升”“双翻番”发展目标。“两跨越”,即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实现新跨越;“四提升”,即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幸福指数、社会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双翻番”,即全县GDP、城乡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三五”末期均能翻一番。


0
上一篇: 扶贫艾草助力“造血”发展
下一篇:神池“摘穷帽”精准施策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