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东讯 山东烟台市福山区首创“土地超市”,通过建库上图、搭建平台,有效破解一方面在城区里可建土地大量空置,另一方面项目方想拿土地扩建生产却无从获知土地信息,想转让土地的企业找不到买家的难题,让企业在平台实现转让或购买土地,如同进入超市购物一样便利。今年以来,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05亩,盘活引进项目10个,开辟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新路径。
速度刷新:从寻找开发地块到项目投产仅用1个月
位于福山区中古路东侧的山东水山重工项目,自今年8月底从“土地超市”获取满意的建设地块到9月项目投产,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和其他企业用地不同的是,这是福山区土地出让史上第一个通过“土地超市”落地的项目。
“我们是与韩国水山CSM集团合资的企业,从事高空作业车、液压一体化钻机等高端整机装备项目,这个项目首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序,预计明年年底能建成,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北方高空作业车市场的空白,增加就业岗位200人。”山东水山重工项目经理齐全表示,“以前也不知道哪里有土地可开发,地块儿大小、周边配套以及土地性质等信息也不明确,我们想投资兴业或增资扩产,只能被动地由政府提供土地信息,企业自主选择权很小,企业不能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筛选地块。”齐全坦言,有了这个“土地超市”,他们才迅速找到相匹配的批而未供闲置地块。
不仅仅是水山重工,从“等地块”向“选地块”的转变,让企业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和投资新体验,项目落地也呈“加速度”:10月18日环球数控举行了开工仪式,10月17日中瑞鼎峰拿下钟家庄熟化地块……今年以来,福山区已利用10个批而未供地块招引了米田电子、环球数控等新项目10个,化解存量项目建设用地420亩,吸引投资近13亿元,不断拉长电子科技、智能制造等产业链条,加速向产业链高端布局。
搭建平台:“土地超市”“货源”充足
“‘土地超市’就是我们的土地信息平台,这里有福山区最新的批而未供的土地信息,企业想在哪个区域开发就在哪个板块上查找信息,就像咱们用的购物网站一样简单。”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科科长付继强表示,当前已对全区批而未供土地进行了逐宗梳理,“数据平台”已于8月搭建完毕。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福山土地交易“超市”共有批而未供土地46宗、2280亩,涉及夹河新城、智造芯城、国际招商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等重要城市发展板块,同时,根据全区土地情况随时“上新”。在“土地超市”里,开发企业可以直观看到该地块的卫星遥感影像、路网信息和周边配套,并且24小时在线提供地块信息,企业需求和地块匹配度一目了然。
盘活土地:“二手地”进“超市”
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引进的风电轴承制造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39755平方米,其中一期已建设厂房1.8万平方米,二期拟新增建设厂房2.7万平方米,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亿元,拟新上立车、钻床、机床、立车、滚铣床、回火炉等主要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25台套,年产大齿圈5000支,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5亿元。
提起这个厂区,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魏网扣还记忆犹新,老厂原来是烟台忠德恒信经贸有限公司,因市场变化多年闲置。
“厂区再开发利用后,这块工业土地容积率能达到1.14,建筑密度54%,绿地率15.7%,最大程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魏网扣介绍,以前企业手里有空置的建设用地,想转让找不到买家;另一边,意欲扩建生产企业却不知去哪里找地。今后,企业想要转让土地或者受让土地,都可进入平台各取所需。
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出击”转变,是项目快速落地的重要法宝。“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矛盾集中、涉及面广,是‘硬骨头’”‘老大难’,需要凝聚各级各部门合力,建立信息共享和并联审批长效机制,推动步调一致、同心同向。” 魏网扣表示,福山区用全局思维和“疏”的办法,将土地规划、收储、出让、使用全链条串联起来,统筹整合土地规划管理、招商引资和属地镇街等多方力量,依据存量地块属性进行点对点靶向招商,有效化解了“新招项目无指标、已批土地无项目”的矛盾。
(文/烟台市福山区委宣传部 潘丹丹 付继强)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