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创新驱动,打造飞跃发展的“南科医模式”

2021-04-26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 裴国献

2017年12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7年12月28日,一所深耕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北部医疗30余年的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在南山区人民政府和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下,蝶变转型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院由南山区投资,由南方科技大学运营管理,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2019年12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全面建设正式启动,其发展定位为建设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集医疗、教学、研究与国际化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粤港澳前沿、国际先进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在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医院创新赋能管理,激发发展潜力,打造理念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机构设置创新、绩效管理创新、技术建设创新等五大创新的“南科医模式”,成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生动实例。

理念文化创新,四个中心推进全人全时全程服务

2019年11月,南科大医院顺利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至此,一所深耕南山医疗30余年的基层医院,伴随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蝶变。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引进以南方科技大学裴国献讲席教授为首的医院管理团队,确定了“从新出发、提质升级、创建南科医模式、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建设使命,制订了“创新管理机制、高端设备支撑、精尖技术引领、借力差异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创建南科医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的医院愿景,提出了“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医疗行为以医生为中心、医院利益以员工为中心、医院运营以临床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自全面建设以来,医院职工将“厚德、博爱、精医、卓越”的院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希波克拉底文化广场,开展医师节、护士节宣誓活动,重温医师誓词,不忘医者初心;推出全国首创的病人关爱部,建设病人关爱中心,全院设置30个病人关爱驿站,从人文细节的微改变着手,如安保人员协助开车门、搀扶患者、推轮椅、撑伞等;门诊大厅增设钢琴,志愿者演奏舒缓悠扬的音乐,提供身心放松的愉悅氛围;儿科设计卡通射灯走廊,化解患儿的恐惧感,病区准备卡通车,增加欢乐感,在儿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举办活动,打造亲善的环境;住院医师为病患写充满温馨祝福语和复诊叮嘱的出院祝福卡……努力提供如亲体验,无缝照护和环绕服务。

南科大医院病人关爱部部长周梅珠说:“在医疗过程中,全方位的身心疗愈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目标。病人关爱部的成立是希望患者能够有如亲的照顾体验,医护能以亲人般的同理心来满足和回应病患需求。未来,病人关爱部将进一步提供温暖关爱的如亲照护和及时回应的保健系统,提供一个无所不在的环绕式照护。”

管理机制创新,区校掌门人共建管理创新机制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南科大医院创新性采用了国内独特的政府主导、大学托管、管办分开、理事会制、法人治理的现代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时任南山区委书记王强担任理事会会长,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院士担任理事会副理事长。一区一校掌门人亲自牵头建设,整合区校及其他社会资源,推动各方良性互动,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实现医院的全方位快速提升。

南科大医院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制订了医院理事会章程及监事会章程,健全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切实增强了医院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双方建立区校联席例会制度,定期共同商讨工作议题,医院实行理事会及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时,实行院长“组阁制”,副院长由院长提名,自主设置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组建高效、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建立新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说:“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创立是对现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一种创新探索。学校派出了以高水平专家为首的管理团队,负责医院的运营管理,并进行系列管理创新探索。学校还支持医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家团队引进、高水平平台建设等。我们希望按照政校合作、共建医院的目标,未来为南山和深圳多争创出一家高水平的三甲医院,并探索出创新的南科医模式。”

南山区委卫生工委书记乐丽华说:“政校合作共建医院3年来,成效是明显的。一是通过南方科技大学这个平台,引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有效提升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整体医疗实力;二是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顺利晋升三级公立医院;三是医院二期工程如期动工兴建。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具有高度的政治站位与责任担当,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些成效可以看出,我们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给辖区居民带来了实惠,提升了南山区北部片区的整体医疗质量。”

机构设置创新,垂直化大部制集约精准管理

作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先行示范的一个生动实例,南科大医院全面建设之后,从管理上努力探索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3P3S”管理新理念,即3P:Preventive(预防性)、Proactive(主动性)、Precise(精确性);3S:Systemetic(系统化)、Standardized(标准化)、Scientific(科学化)。

这所创新型医院从全面建设启动之后,就从管理上努力探索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解决职能部门发展“独行侠”问题,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裴国献意识到,消除部门壁垒,增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非常重要。该院在原有职能部门“科室”上层,再增加一个一级部门“部”,相关业务集约管理、精准实施。

裴国献说:“我们认为,应该改变过去粗放式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向精准化目标科学实施。例如,我院将原职能科室进行提升和分解,组建为医教部、运营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及病人关爱部这四大一级平行职能部门,这样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纵贯横通,既可独立运行,同时又互相协调。”

运营管理部在企业并不鲜见,但在医院还不多见。南科大医院运营管理部引进顶级专家团队入驻,其职责为医疗管理运营、分析医疗数据、改进医疗流程、提升医疗效率,在院、部、科各层面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反馈机制,以项目方式推进运营创新。

目前,医院已有医疗部、科教部、运营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病人关爱部、护理部、国际医疗部、人力资源部、事业拓展部、后勤保障部等十大职能部门。大部制发展到成熟阶段,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个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主题管理团队,“合力、协作、共赢”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新风向标。

绩效管理创新,全院全员全方位激发内生动力

被誉为现代医院管理标志性坐标的绩效运营管理,在医改中倍受关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引进了顶级绩效管理团队,将三甲医院评审指标、服务能力要素与国家、省、市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深度融入医院绩效指标考核管理,推出了全新的“全院、全员、全方位”立体医疗绩效管理方案。该方案将绩效管理作为医院现代管理的总推手,实现“以考促建、以考促改、以考促管”的绩效管理工作目标,成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新模式、探索劳动要素价值、实现先行示范的一个生动实例。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执行长兼运营管理部部长冯文瑞认为,运营管理部引进最新绩效管理模式,采用医管分工合治的管理特色,让医师、护士等医疗团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照护患者。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以绩效管理为抓手的专业化管理方式,既可以使科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引导科室人员共同向医院发展目标前进。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分管运营绩效的副院长黄智一说:“我们总结了数十年的绩效管理经验,秉持公益为导向的理念,科学化制订指标体系,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科学合理、公平公开为原则,并以风险高、技术强、效率高、贡献大为导向,向临床一线倾斜,创建全院、全流程、全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打造南科医模式。在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下,医院可提供安全高质量的专业医疗服务,协助病患恢复健康,完成敬重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

技术建设创新,国内外前沿技术驱动全面提质升级

南方科技大学依托政校合作共建的优势,将医院发展融入大学学科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医学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培养模式,形成医学部、学科两位一体的重点学科矩阵,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化高素质的临床学科群及人才梯队。

医院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国家或区域性重大疾病为切入点,采用分子医学、精准医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搭建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临床应用之间的沟通桥梁;以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研究为创新载体,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医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静配中心通过广东省PIVAS验收,南科大医院为深圳市首家。2020年11月,静配中心还成为广东省首批、深圳首家静配药师培训基地。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发展立足“高站位、小而精、国际化、差异性”的定位。在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亚洲异体肢体移植开拓者、我国数字骨科学奠基者和领军人裴国献教授的推动下,医院通过实践实现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临床医疗的结合,使医工融合的梦想在深圳得以播种发芽。

院长裴国献展示3D打印模型

2019年12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落户南科大医院。走进创新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模型及视频展示大厅、形态各异的3D打印模型展示墙、手术机器人。600多平方米的创新中心,下设3D打印外科部、虚拟现实临床部、手术机器人部和外科植入物研发部四个创新平台,立足临床实际,理医工融汇交叉,开展系列创新性临床转化研究。创新中心副主任苏秀云说:“依托医院的学科优势,依赖深圳城市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我们中心期待能够打造成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的技术高地。我们聚焦临床问题和需求的归纳、智能和数字技术临床应用前的优化与改进,以实现智能与数字外科高精尖技术通向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国内率先全职引进顶尖国际医疗团队组建国际骨科部

依托智能与数字技术优势,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在全国率先示范,全职引进了国际顶尖医疗团队,组建了国际骨科部(IOC),为深圳市、大湾区、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群众提供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医院骨科医学部成功开展全球首例混合现实(MR)导航脊柱外科手术,全国首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等前沿技术。骨科医学部副主任王林说:“目前,外科正在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前进。我们创新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虚拟可视化技术等,这些都是使我们现有的手术技术更加微创、更加精准的有力工具。截至2020年底,南科大医院已经率先在华南地区连续完成了110余台O形臂+骨科机器人手术。在可视化技术方面,我们做到了引领国际前沿。”

全面转型之后的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以高端设备为支撑,配备了MRI、磁波刀、256排螺旋CT、DSA一体化导管室、双板DR、四维专科高端及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与血液流水线等大型高精尖医疗设备。设有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复合手术室、高级模拟人中心、PIVAS药品自检系统等智能数字化设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大力引进多个国内外高层次医疗团队,打造人才高地。2019年-2020年,引进博士43人、硕士106人;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39人,其中一半以上具有国外研修经历,三分之一来自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医院排行榜前50名的医院,国家级、省级主委及副主委10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教授14人,副教授8人。例如,医院骨科医学部成立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重建骨科、关节外科、运动损伤科、国际骨科等六个亚专科,由裴国献、王林、王文波、朱锦宇、陈建文、赵东升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领衔,聚焦各类骨科疾病诊治。引进全国排名前20的血液病团队,学科带头人周晋教授为国内知名的“白血病治疗新方法开拓者”。该团队来到深圳后,很快就成功开展“应用CD19/CD22 CAR-T细胞免疫技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技术和“小剂量亚砷酸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项目,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医院将以精尖技术为引领,以国际化医疗为特色,全力打造3-5个技术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创新之城,创新之院,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政校合作共建为前提,实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同质发展”,将医院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集医疗、教学、研究与国际化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粤港澳前沿、国际先进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期待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探索下,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上,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跑出南科医模式加速度,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宣传科科长黄贤君 副科长余园  图/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0
上一篇: 磐石铸诚无缝钢管有限公司:涅槃重生,深山里的金凤凰
下一篇:青银高速,一条路繁荣多座城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