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着力推进IPv6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应用创新和示范,意在通过打造IPv6示范工程,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助力全区数字经济建设。
于2020年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和平区十期监控“雪亮工程”项目,内容包括3000台摄像机、视频监控平台、人脸识别等AI应用,以及配套的IPv6网络核心服务体系,并实现与前期工程(IPv4网络)、其它政务网络和系统的跨域互联互通、应用集成,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评为IPV6规模部署优秀案例。
在推进“雪亮工程(智慧和平)”建设中,和平区政府强调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做好治安防控的同时服务好人民群众,建设涵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和平”。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和健康创新发展,和平区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创新特色应用,支持地址需求量大的新型智慧城市特色IPv6应用创新与示范中,勇于创新,在“雪亮工程”项目建设中采用的IPv6单栈面向下一代网络架构方案,意在打造IPv6智慧城市大型典范,加快推进信息惠民效应。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于整合现有九期视频监控资源之上,综合利用以人脸识别、人流量统计、高空全景摄像机为核心,结合车辆识别、人员徘徊、线路追踪、群体事件预警、IPv6等技术,将前端摄像头实时抓取的视频图像和数据资料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大数据超算、比对,实现对学校、公园、重点场所、大型活动、特殊区域、街路沿线、商务楼宇、老旧小区等场景的有效监控、预警、统计。将极大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程和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升级。
政府引导、典型示范、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在IPv6规模部署中,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和应用引领,优化市场环境,广泛邀请各主流安防监控、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参与“雪亮工程(智慧和平)”项目建设,激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雪亮工程(智慧和平)”项目2019年9月开始建设,所有建设任务于2020年12月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此次建设前端共建设3000个监控探头,包括:人脸监控、车辆微卡口监控、全景监控、AR监控、流量监控、红外枪式监控、红外球形监控、低照度球机监控、热成像监控等前端设备,后端包括相应的视频、图片数据分析、人脸分析、云存储系统,对智慧和平业务进行必要扩容和安全加固。目前和平区已经成为国内首家完成了IPv6架构下大规模视频监控方案组网与应用。
和平区信息中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IPv6规模部署的要求,将“雪亮工程”建设与IPv6规模部署有效结合,加快基础设施IPv6化改造,优化流量调度能力,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强化地址管理,部署关键前沿技术。
和平区 “雪亮工程(智慧和平)”项目是第一个基于IPv6下一代网络架构,打造IPv6规模部署特色应用的首个大规模地址应用的典型示范标杆工程。
文/沈阳市和平区政府信息中心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