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义马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在常态化做好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强力推动工业经济迈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一是工业支柱增长势头强劲。充分发挥义煤集团、开祥化工、中车重装等骨干企业在稳定工业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目标增速0.3个百分点。在三门峡市六县(市、区)位居第三。二是规上企业入库梯次推进。建立规模以上工业后备企业库,共纳入重点培育企业12家,动态跟踪关注企业营业收入指标完成情况,确保达到申报标准第一时间申报入库。1-4月,完成复寿堂药业等3家工业企业规上入库,正在培育千秋新能源等9家企业。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承担的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祥化工智能化控制系统工程项目已建成投用;5G+工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实现厂区5G信号全覆盖,5G可视化检修项目已完工;虚拟工厂已正式上线运行;1万吨/年电石渣制备硫酸钙晶须项目已完成各项手续办理和场地“三通一平”,正在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公司就EPC总承包合同价进行重新谈判;年产60万吨新材料项目正在开展市场调研、工艺路线选择等前期工作。轨道交通压缩套管产品项目、轨道交通结构件产品智能制造项目已完成生产资源等的需求配置,达到开工状态。瑞辉年产10万吨合成新材料项目厂房钢构吊装完成70%;窑炉安装完成80%;设备安装完成60%。常村煤矿MZ智能化工作面项目设备陆续到货、正在安装设备。千秋煤矿MZ103智能工作面项目设备已订购、正陆续到货。二是全市转型发展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开祥化工年产10万吨PBT系列产品项目,正在进行二层框架施工,预计9月底机械竣工、10月份投料试车。“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国家级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煤炭储备区场平已完成,现场办公及生活设施、临时房等建筑物已搭建完成,地勘工作接近尾声,开始桩基施工。中车重装轨道交通车端箱产品项目,已完成株机公司《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120km/h A型车项目集成式车端箱》科技研发项目8台车端箱的试制与装车。“短平快”项目取得新成效,开祥化工智能化控制系统工程项目、羲和化工年产1500吨高端医药及中间体项目建成投产。三是“三大改造”对标提质再掀新高潮。组织专家成立专班,对2021年度义马市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公司建成投用的92个5G基站进行了全面核查验收,为企业下步申报河南省5G基站建设奖励资金奠定了基础。召开对标提质推进会,通过邀请专家、协调对接、摸底调查、“把脉问诊”、解读政策等措施,引导企业谋划“三大改造”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04亿元。其中,拟申报财政补助类项目13个,专项奖励类项目10个。目前第一批15个项目正在加紧准备申报材料,开祥化工中央控制室(智能平台监控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持盈工贸木门生产线全自动化改造项目已建成投用,其他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政策落地解难纾困。一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取得新成绩。邀请专家,对重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开展“一对一”专项辅导,帮助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目前开祥化工、德道新能源、瑞能化工3家企业正在加紧准备申报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料。帮助宝宜新材料积极申报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月19日企业顺利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联合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作为三门峡市唯一上榜的企业,拟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推荐。二是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性奖励资金。指导大有能源等9家企业做好河南省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争取政策性奖励资金130万元。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上级部门,预计5月底奖励资金将由省财政直接拨付至企业。三是“万人助万企”激发企业新活力。深耕细作“13710”工作机制,在政策范围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交办涉企问题67个,已全部办结。在市主要领导的关心关注下,一次性拨付中车重装、亿群环保、开祥化工等9家企业“三大改造”、科技奖补等各类资金637万元;政府无偿拿出600余万元资金,帮助解决瑞辉新材料新建项目中涉及的高压线杆迁移问题、新增用电容量等问题,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文/河南省义马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高锋 李利宝 李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