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刘婶,今天分级您还得多劳累!”清晨,付贵早热情地招呼着帮忙分级烟叶的帮工们。
付贵早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麦坪村的烤烟家庭农场主,今年种植烤烟110亩。当前正值烟叶收购季,他家里堆满了“黄金叶”,浓浓的烟叶香味弥漫着整个院子。
“不瞒你说,我种烟许多年,领办家庭农场这才第二年。”付贵早从2007年种植烤烟13亩起家,其间遭受过暴雨、干旱等天灾时的无奈,也有用工难、用工荒时的焦虑。在专业技术员的悉心指导、镇村党组织的帮扶下,付贵早走向了富裕,成为如今110亩的家庭农场主。
“这一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能得到烟草公司的支持。”付贵早感叹道。
“就拿产业用工来说吧,领办家庭农场最大的难题就是请工难,每到采收烘烤季我就犯愁。今年村上推出‘12236’用工模式,我是第一个受益人,解决了我的用工难题。”付贵早满脸感激。
“麦坪村是烤烟千亩示范村,我们一方面早早就关注到产业用工需求,要大力发展产业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熨斗镇有很多闲散劳动力找不到活干。于是就尝试推出‘12236’产业用工模式。”麦坪村党支部书记梅少尉说。
据了解,“12236”产业用工模式,其中,“1”即“一个统筹”,由熨斗镇党委政府统筹谋划,开展产业用工模式探索;“2”即依托镇社保站成立劳务公司,成立村级服务队;“2”即建立产业用工需求库、劳动力需求供给库;“3”即大户下单、支部接单、劳务公司派单;“6”即统一劳动价格、统一培训上岗、统一交通运输、统一餐饮配送、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资金结算。
工人干活
“这种用工模式就是好,这对我们家庭农场主来说可真是太省心了。”付贵早连连称赞,“我们只管领工干活,根据劳务公司派出的劳动力情况,每人每天付一百多元劳务费。交通有运输公司、安全有保险公司、用餐有共享餐厅,我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石泉县烟草公司副经理梁其涛(右)指导付贵早进行烟叶分级
据梅少尉介绍,“12236”产业用工模式由镇党委搭桥、供需充分匹配,规范的管理给闲散劳动力和家庭农场主都吃下了“定心丸”。像付贵早这样规模的农场,每年可带动100余人次的临时就业,增收10万元以上。
“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现在要在家照顾老人,也种不动庄稼了,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像工人一样有活干、挣到钱。”正在付贵早家给烟叶分级的刘婶说道,“我去年也在付贵早家干活,还挣了4万多元哩!”
“名字叫付贵早,其实富贵来的一点也不早。是靠种植烤烟才让我走上了富裕路。”付贵早看着眼前金黄色的烟叶,眼中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望。
(文、图/吴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