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踏“绿”赶“烤”

2024-02-2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这些烤房好用,省工省时。”途经村委会,穿过路口,来到新建的电能烤房群,吴祖幸边走边激动地介绍着。

今年50多岁的吴祖幸,是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委会吴家村人,是有着40多年烘烤经验的老师傅。

吴祖幸说的“烤房”是楚雄州2023年“以补代建”试点建成的251群3030座电能烤房之一。牟定县规划建设了6群190座。

“以补代建”电能烤房是“政府主导、烟草补贴、整合配套、国企承建、县市承接、利益联结”建设新模式的示范探索,是集聚人、才、物资源优势,有效破解了试点土地落实、电力配套、资金整合、项目推进等难题,是助力推进“双碳”工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举措之一。

电能烤房“慧”烤烟,赋能产业势更足。

“去年我自己栽了40多亩烟,还负责30座烤房的烘烤管理,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了。” 烘烤师吴祖幸说。

“有专门的烘烤工艺图,就粘在烤房群里,按照标准要求调整好烤房的仪表,设置密码,再用本子记录好,就可以管理一群烤房了。”吴祖幸通过电能烤房实现了一人管一群。

电能烤房不仅由全州统一印制粘贴了烘烤工艺挂图,明确了“六步三关”烘烤工艺曲线,而且依托智能便捷的烘烤管理体系平台,实现了名副其实的“慧”烘烤。

吴祖幸正在烤房群查工艺曲线 摄/李重庆

“我们手机上都装了这个‘智能烘烤’软件,每一座电烤房的温度、湿度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掌握。”牟定县分公司县级烘烤师说。

全州电烤房通过“楚叶智能烘烤”平台实现了物联网、互联网的融合管理运用,量身定制了烘烤曲线,形成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烘烤模式,有效降低烤损率。电能烤房的运用大大加持了烤烟主产业绿色、智慧、健康发展势头。

减工降本“全能手”,增收致富“香饽饽”。

吴祖幸在2023年烘烤工作结束后,算了一笔烘烤账:相对传统燃煤烤房,电能烤房不仅在燃料上节省了成本,并且通过智慧烘烤和新式烟夹等设施配套,从采编、装炉到烘烤出炉,整个环节减少了近四分之一左右的用工成本,每炉综合成本在1000元左右,比燃煤烤房少一半左右。

农户喜笑颜开庆丰年 摄/刘仙

“电烤房烤出的烟叶色泽更均匀,品质更佳,按照每季烤5炉算,每座能增加七千元左右的烘烤收入。”牟定县局(分公司)烟叶生产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电烤房得益于内循环排湿模式,较燃煤烤房烤出的烟叶每炉大约能增加重量45公斤,烤损率降低4%,烤后烟叶均价能增加2.6元左右。牟定县2023年新建的190座电能烤房较燃煤烤房经济效益每年预计能提升约433.2万元。

电能烤房除了降低农户烘烤成本,增加收入,在村集体经济增加上也功不可没。

“电烤房好,跟老烤房比起来,不仅省了钱,还给村里挣了钱。”说起电能烤房的好,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海伟激动地说。据李海伟介绍,2023年通过电烤房,高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近两万元,当前主要来自于烤季烤房商品化烘烤和非烤季场地租赁。以2023年牟定县现有投入使用的12群490座电能烤房计算,通过烤烟烘烤及非烤季场地租赁、冻烤一体改造使用等渠道每年增加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两百万元。

此外,牟定县在充分发挥属地资源禀赋,探索推进新能源烤房辐射带动效应上不断下功夫。2023年在共和镇天台已建烤房群中的1群36座烤房中实施电烤房冻烤一体改造项目,实现了“烤房—冷库”之间的自由切换,有效提升烤房利用率。当前共建设安装光伏板1957块,村委会每年按10元每块的租金收益,年收益可达19570元。

绿色环保“靓”底色,美丽乡村处处新。

电烤房作为低碳绿色发展项目,根据每吨燃煤排放计算标准,以其绿色发展底色,为现代化产业发展、生产体系改革进一步筑牢了根基。

“电烤房的收入,主要用于全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等的建设,为我们绿美乡村打造提供了巨大支持,更重要的是还干净环保。”李海伟说。2023年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被评为了全县美丽村庄,牌坊村作为全省人居环境治理现场会的现场点之一,人居环境治理经验得到了点赞推广,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少不了电能烤房的靓丽一笔。

经过一年的烘烤季,电能烤房以其智慧、绿色、多功能等优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减工降本“全能手”和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交出了一份促力绿色、智慧、健康产业发展和蓄势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答卷。

(文/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烟草专卖局 李重庆)


0
上一篇: 哈尔滨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