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石洞村村民们三五成群,收割、搬运、剥皮、划条……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绿帘子”。
这里所说的“绿帘子”是贡菜,成熟收割后剥皮划条,加工成细长条状进行晾晒。
在贡菜引入之前,小麦和蚕豆两种小春作物占据着石洞村绝大部分田地,但因耕作成本大,收入不高,还出现了部分冬闲田,这让从事农作物耕作的村民收入普遍偏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村里急切想要引入一种新型经济作物。恰逢贡菜在邻县种植规模较大,收入也较可观,有着良好的百姓口碑,于是村里便将目光锁定到了享有“宫廷菜”美誉的贡菜上。
贡菜有着营养价值丰富、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需求量大、销路广的优点,但对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石洞村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为18.5℃,非常适合贡菜种植。
石洞村积极邀请专家组织技术座谈,借鉴邻县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绿帘子”终于成功挂满房前屋后,成为村内一道奇景,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新出路。
村民何玉春在自家院里加工贡菜 摄/黑朝泰
“我家今年种了8亩的贡菜,到现在已经卖了6.2万元,按照现在的价格,田里剩下的应该还能卖5000元。”村民何玉春乐滋滋地说。
何玉春常年外出打工,两年前,家里老人的离世,夫妻俩踏上了回家的路,做泥瓦匠、送货员、打零工,收入并不如人意。思前想后,跟着村里人开始种植贡菜,第一年种植3亩,年底有了1.6万元的收入,心里有了底。
勤劳才能致富,老何加入了烟叶种植队伍,成为村里第一批运用“烤烟+贡菜”模式的村民,经过几年辛勤的耕耘,老何的“钱袋子”慢慢鼓了,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了,2021年盖起了新房。
“今年打算种上13亩的烤烟和8亩的贡菜,预计能有个10万元的收入,年底争取能买一张小面包车,用来拉拉东西。”老何高兴地说道。
如今,“烤烟+贡菜”的模式成为当地的潮流,老何也成为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土专家”,靠着“绿帘子”+“金叶子”,在致富路上与村民大步向前。
(文/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黑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