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弥勒市福城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哒哒哒……”的马达声不绝于耳,村民们正用旋耕机整地,面积达1.22万亩的烟地高质高效春耕备耕正有序推进。
旋耕机深耕翻犁。摄/李艳
“红薯挖完赶紧调旋耕机过来,把这些连片耕地深翻耕整好,深度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这样耕作层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大清早,当地烟农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队负责人陈玉洪向杨伟、龚绍明等几个村民一边交待连片地备耕事宜,一边引导机耕手对耕地进行机械化深耕翻犁。
“深耕翻犁是一种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对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耕翻工作一般在开春完成,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和保墒功能,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对福城街道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弥阳镇绿叶合作社理事长陈玉洪说。
“以前耕种时节是牛耕人拉,一天也就能耕2-3亩。现在有专业化机耕服务队,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大寨村民毕文光高兴地说,自家流转的80亩土地都是用机械化耕种,操作速度快、质量好,半天就能完成,省时省心省工降成本。同村村民冯云宝附和说:“有了旋耕拖拉机、无人机喷药等‘法宝’,人基本上就‘解放’了。”
项目区春耕备耕。摄/李艳
据绿叶合作社理事长陈玉洪介绍,近年来,由于农资、人工工资逐年上涨,农业种植成本增加。为了降本增效、促农增产增收,合作社在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引导下,大力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引进大型适宜耕作机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步伐。
为持续提升项目区产业综合体种植水平,帮助村民实现多元种植,弥勒市烟草专卖局以早谋划,抢抓节令促生产,指导当地烟农合作社以“赛马选型”方式,助力项目区产业综合体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并积极探索建设农机农艺“孵化园”,将技术送到农户“心坎里”,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融入生产过程,主动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以科技力量促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让现代农业生产成为农民致富“新希望”。
(文/郑义、赵树龙、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