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照耀下的一片绿油油的豆海长势正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老烟区军屯村,工人们正在给大粒蚕豆“打豆头”。
“这叫打豆头,我们这的大粒蚕豆豆苗较大,不把它的头掐掉,豆苗就会一直长大,吸收了豆荚的养分,豆荚籽粒就不会饱满。”正在打豆头的军屯村村民安家富介绍说。
安家富今年48岁,2023年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军屯村众鑫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了380亩烟地种植大粒蚕豆。
“还有这么长的头没掐掉嘛,再掐点。”安家富不时指导着工人促荚。
安家富说:“大粒蚕豆豆荚是普通蚕豆的两倍大,亩产120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7块钱,蚕豆采摘后,豆秆按每亩50块卖给村子里的养殖户和饲料公司。”
据了解,秋后蚕豆利用现成的烟垄种植,节省了培土、起垄等人工成本,烟后土壤里余下的水肥还能被蚕豆吸收,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肥料成本。
大粒蚕豆连片种植 摄/杨俊
近年来,军屯村建立烟区产业综合体,成立众鑫专业种植合作社,全村土地入股,整合了撂荒的土地资源,合作社自主种植之外的土地就会租给村民,为他们拓宽增收渠道。
同时,合作社还配备了农机和冷藏库,为安家富这样的种植能手提供了机械支持和冷藏加工条件。军屯村还与上海虹桥批发市场达成产销合作协议,大粒蚕豆按订单组织种植,豆农不愁销路。
据牟定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经作站站长李金涛介绍,套种的大粒蚕豆平均亩产一吨,收购均价每公斤七元,平均亩产值在七千元。牟定县从2015年在老烟区推广种植大粒蚕豆,2023年样板区种植5030亩,示范带动全县种植一万一千亩的种植面积,600多户的农户参与收益。
(文/郑义、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