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闲人少,人勤春早地生金。
“老王,明天一定要来育苗大棚帮忙间苗啊”,“何姐,明天早上8点育苗大棚见哦”。一大早,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烤烟育苗专业户和永红就忙着一个个打电话,生怕预约晚了明天又请不到工。“请工难”的背后原因正是乡村多元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帮助下,依托高标准烟田、烘烤设施、水利工程等资源,积极构建粮烟协同、多元经营促增收的发展格局,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开展中药材、蚕豆、玉米制种等烤烟轮作和烟后作物种植,发挥土地和设施设备效益最大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明显。
利用烤房烘烤中药材。摄/李兰周
“以前不管是玉米制种还是烤烟种植,都是农户单打独斗,规模化、连片效应不强,按照粮烟协同发展思路,通过统一规划经营,连片种植,田间农事操作也方便了,还做到了合理轮作,土地产出率和作物品质都有了提升,亩均收入增加了600多。”七河村委会农户和锡武说。
为进一步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古城区共和合作社积极与制药企业衔接,引进中药材种植,并利用烟叶烘烤设施开展中药材烘烤,解决了烤房用2个月闲10个月的问题,提升了设施利用效率,实现设施多元净增收23.5万元。
生活要富足,精神更要富有。有了稳定的产业支撑,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少了,也有了更多的意愿和资金投入村庄村容村貌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山更青、水更绿、街道更加整洁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展现新的容貌。
共和村村落景致。摄/童君
2024年1月,云南省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然环境生态美、设施完备村庄美、产业融合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烟叶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四美一主导”方面对全省各地提报的村庄进行横向纵向综合考评,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被评为“云南美丽烟村”。
共和村的发展变化只是丽江村落的一个缩影,在丽江还有很多乡镇、村组依托烟田基础设施、标准化生化技术、绿色打造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活土地文章,深化粮烟协同发展,有序开展土地流转,统一规划经营,提升资源附加值。”古城区共和烟农综合合作社理事长和丽红对下一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