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小枇杷“奏响”致富曲

2024-05-0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小尚,谢谢你来帮我家采枇杷,不然今天我可忙不过来了。”枇杷地里,村民杨红斌对前来帮忙的尚高凤表示感谢。

尚高凤采摘枇杷。摄/邹丽娜

今年45岁的尚高凤,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新现镇洗马塘村。1998年,尚高凤与丈夫左勇相识,结婚后,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和身体情况欠佳的公婆,尚高凤不能外出打工,生活的重担压在丈夫一个人的肩上。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2010年,尚高凤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在村口开间小卖部,这样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也能靠经营店铺贴补家用。

刚开店时,由于缺少经营经验,小店的生意迟迟不见起色。正在尚高凤不知该不该继续经营下去的时候,屏边县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组织了一场培训,尚高凤深受启发。随后,在屏边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踏实肯学的尚高凤对经营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小店的生意逐渐有了好转。

洗马塘村村貌。摄/赵亦舟

2018年,尚高凤的一双儿女相继住校读书,小店的生意也日益稳定。闲不住的尚高凤打算将家里闲置的地用来种植水果。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尚高凤决定先试种5亩枇杷。从选苗到摘种,从浇水施肥到修剪管理,从疏花、疏果到套袋,每个环节步骤都亲力亲为。

“我们这里土层深厚,水分充足,种出来的枇杷汁多、果香,甜而不腻。”几年下来,尚高凤也成了土专家,带着村里的姐妹一起种枇杷。

在尚高凤的精心打理下,5亩枇杷树如期挂果。眼看即将成熟的金灿灿的果子,能不能找到好的销路成了关键问题。性格开朗的尚高凤通过多方打听后,很快便联系到合适的买家。

自己有了销路,尚高凤也不忘带着同村的姐妹一起去销售枇杷。“我们几个就我会开小货车,大家收好枇杷一起拉到批发市场卖,这样价钱可以卖得更高一点。”自从种植枇杷以来,为了让大家种的水果卖得好价钱,尚高凤经常帮着乡亲朋友们一起拉着水果到30多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行售卖。

洗马塘村种植的枇杷。摄/赵亦舟

“小尚是个热心肠,我家种了10多亩枇杷,经常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打电话叫她来帮忙。”村民杨红斌说。

“这段时间价格不错,每公斤枇杷能卖到十五六块钱。”尚高凤一边采摘着枇杷,一边说着明年的打算,“明年等大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我再把家里的10亩地也种上枇杷,一家人守着这‘金果果’,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甜”。

(文/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邹丽娜 赵亦舟)

0
上一篇: 贡菜拓宽增收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