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乍石村,看着田间满满的蓄水池,杨绍坤总算是放下心来:“今年天气实在是太干了,到现在都基本没下过雨。还好有蓄水池供水保障,才能把烟苗及时的栽下去。”
烟田旁的蓄水池正在持续抽水保障灌溉用水。摄/雷欣玲
为了方便烟农取水用水,永仁县永定镇采取挖坑覆土工膜的形式建设蓄水池,土工膜费用由烟草公司承担,其余费用由村委会或烟农自筹。
4月中旬以来,附近的大血厂水库通过管道输水从中和镇直苴水库调水,再用抽水管将水抽到田旁的蓄水池,有了水,杨绍坤总算安心了。
有了水还要用好水。杨绍坤在自家的28亩烟田中全部铺设了滴灌带,并且都采用膜下小苗移栽的方式种植烤烟。“滴灌带每亩成本在260元左右,主水管可以使用三年,地膜烟草公司也有补贴,永定镇政府和烟草公司还帮助修建蓄水池、土塘,提供抽水管道、抽水泵,我们只用付每亩80元的抽水电费。”
看着与往年同期相比水位大幅下降的大血厂水库,乍石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起忠华说:“大血厂水库容量328万方,主要负责乍石村委会2500亩农田和4000户农户农业生产用水。由于旱情严重,目前库容量只有20万方,其中10万方从中和镇直苴水库调取,每天可调取8000方水,满足300亩农田灌溉需求。下一步计划再调10万方,才能保障今年烤烟移栽和其他经济林果农业生产用水。”
针对当下旱情,乍石村党委成立抗旱保供水专班工作小组,围绕大春移栽合理调整水资源分配,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生产方式,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截至目前,乍石村党委已投入抗旱资金6万元,计划再投入6万元,力求保障辖区内生产用水供应。
同样把水送入田间地头缓解旱情影响的还有永仁县维的乡,与永定镇不同,维的乡采取“水坦克+应急水桶”的模式,把水送到烟田旁。
维的乡夜可腊村的烟农陈荣正在和家人一起移栽烟苗,他家的烟田旁就有一个“水坦克”。这种蓄水池能够容纳58方水,造价成本低、移动性强也强,群众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今年我家一共种了20亩烤烟,田边有了水,乡里又免费发放应急抗旱水桶,总算是有水灌溉能够移栽了。”对于他来说,“水坦克”和应急水桶犹如一场“及时雨”。
“我们投入烤烟抗旱资金30万元,架设输水管道,修复沟渠,引水抗旱,利用水泵抽水浇灌,在田间地头修建了四个容量58方的“水坦克”,搭配政府免费发放的容量为1方的应急抗旱水桶,便于农户取水用水。”永仁县烟草分公司维的烟叶站站长刘峰说。
听着流入蓄水池中的哗哗水声,看着一个个装满水的“水坦克”,还有车车拉到田间地头的大水桶,群众们信心和干劲更足了。
农田在接受高温“烤”验,但一汪汪清泉却无声地滋润着群众们的心田。
(文/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雷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