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洱海边的兴农人丨核桃林下种药材 引领致富“她力量”

2024-07-3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清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的杂货铺店主代海娟和丈夫赵实午一起驾车向该镇的畔村驶去,那里是代海娟的老家,有数十亩中药材正等着夫妻俩去照顾。

漾濞是云南省著名的核桃产区,很多农户都种植核桃,代海娟家也不例外。十多年前,代海娟发现自家的核桃林长势差、果实小。据乡邻说,在核桃林里种一些作物能让核桃长得更好,代海娟就和丈夫商量着要回家种点什么,让核桃林恢复生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代海娟看到了一篇关于中药材种植的报道,她意识到家乡的自然资源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便四处考察学习,流转了70亩土地,购买金铁锁苗尝试种植。

然而,连续两年,或涝或旱,药苗大量死亡,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甚至一度想过放弃。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代海娟积极外出参加培训,上网、看书学习种植技术,逐渐掌握了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

2014年,代海娟种植了30亩中药材,这一次她不再选择单一品种,而是种植了紫丹参、续断、黄精、重楼、金铁锁等中药材,通过多元化种植来规避风险。

金铁锁苗长势旺盛。摄/杨雨烨

“畔村山高路远,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核桃和玉米,生活普遍困难,当时看到周边的很多村子都在发展了,我们村还很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着要干点事情,帮助乡亲们致富。”代海娟说。

2015年,代海娟夫妻俩成立了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了云南中药材商协会,打通了中草药销售渠道,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余亩,户均增收1万余元,并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的社员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大家,我就租了房子,设立了办事处。”代海娟说。考虑到办事处地理位置优越,面积较大,代海娟购进了百货,在漾濞县烟草专卖局的帮助下,在办事处增设了一间杂货铺。

“阿妹,你这个店铺这么大,有没有考虑改造升级店铺?”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苏菊红问代海娟。客户经理将相关政策一一告知,并且详细分析了建设现代终端店铺的具体细则,建议代海娟将各类土特产也放入店里销售。

代海娟正求之不得。在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代海娟对店铺进行了重新设计,引入了“云香印象”系统,开通了扫码销售、移动支付、会员管理等功能,店铺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经过这次改造,我的店铺变得更加亮眼,在整条街一眼就能看到,吸引了更多的顾客,社员们的农产品销路也更宽了。”代海娟说。后来,她又在店里卖起了彝族服饰,给店铺融入了民族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店铺知名度和商品销量。

身着彝族服饰的代海娟正在介绍农特产品。摄/杨雨烨

杂货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的同时,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事业也蓬勃发展,先后获评获评省级、州级、国家级示范社。

如今,的代海娟又有了另一个身份——漾濞县巾帼创业宣讲团创业导师。她在提升自我、帮助他人的路上越走越好,充分发挥创业能人的带动作用,为当地妇女创业增收提供更多渠道和思路。

(文/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刘婕)

0
上一篇: 小小直播间 人生大舞台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