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祜乡依旧艳阳高照。得益于低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优势,者米拉祜乡常年光照充足,气候稳定,造就了香蕉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成片的蕉林一角,王金元正忙着检查上周刚完成套袋的蕉果。
今年37岁的王金元是者米乡本地人。“我是2007年开始种香蕉的,没有专门去培训学习过,都是靠自己一步步摸索。”王金元介绍道,眼前这片地里,套种的是矮蕉和朝天椒。蕉林旁是王金元预留的试验田,几年来,他在此摸索着各种种植模式。
蕉椒套种田地一隅。摄/马绍杰
“有些方法是在网上学的,有些是自己想到的,比如说现在的朝天椒和矮蕉套种,就是我前些年在这里试成功了,才大批栽种的。”王金元话锋一转,“种植没有那么容易的,香蕉价格、病虫害、资金、天气都会影响收成,之前我也吃过很多亏。”
2021年,王金元种植香蕉面积已达150以上,另外他种了40亩人参果,但蕉林中由于过量使用化肥而突然爆发“黄叶病”,很多蕉树还没结果就发病枯萎了,年内收成大减,又遇上家中老房改造,他的经济压力倍增。
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王金元将自家住房的一间临街房屋改为了小杂货店,并成为了金平县烟草专卖局的零售户。
开店经营与种蕉不同,既要经营技巧,还要会备货。由于不懂这些,开店伊始,杂货店的生意冷冷清清,这让王金元犯了难。金平县烟草专卖局的片区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加强拜访指导,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经营方案,比如指导其进行店面形象提升等,并建议其引进快递收发业务增加客流,同时尝试拓展人参果的线上销售渠道等。王金元按建议作了一系列调整,到店购物的顾客或收发快递的村民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有了明显起色。
店里稳定的盈利,让王金元有了信心重拾旧业。
2022年,王金元重新对出现病虫害的蕉地进行深犁,并重新挑选了适宜的香蕉品种,改进了施肥方法。当年,这150多亩蕉林未再出现病害,每亩收获香蕉400公斤以上,除去成本,蕉园总利润超过22万元。
种了这些地,管理和收获需要大量人工,王金元便请村民帮忙。“为80亩人参果铺盖地膜,每天需要40名工人,每人每天100元工钱,管三餐。除去10名一直聘请的老师傅,一年下来起码有3个月是满满当当请着工人的。”王金元说。
王金元打理蕉园套种的朝天椒。摄/马绍杰
王金林的苦心钻研和辛勤没有白费,2024年11月,王金林香蕉种植的规模已扩增至200亩,又新添了80亩人参果,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创业,“蕉椒”套种的模式逐步在其他农户中推广开来。
王金元试种的百香果林一隅。摄/马绍杰
“明年要试试种百香果,之前看书上说配不同的化肥就可以调百香果的口感和酸甜味,现在已经找了一小片果林开始研究了,等试验成功了就让大家一起搞。”王金林说道。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马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