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彩云镇长街村,上万亩的连片农田里,数台东方红1804型拖拉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冬耕作业,村民们也正忙着采收香葱。
村民采收香葱。摄/潘江波
近年来,师宗县大力实施土地流转,科学规划、合理分区,提高集约经营水平,规模效益初显,让土地“活”起来,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以前,长街村委会的村民都是在自家的土地上种烤烟、种玉米,后来政府鼓励土地流转,但村里多数农户存在抵触心理,自己不种,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为改变这一现状,彩云镇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种植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引入香葱、西瓜、花卉等作物,并通过彩云烟叶站党员干部及时组织召开群众会,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如何经营管理,并与烟农一起算清每一笔账,让大家对比效益后再作出决定。
“当时听着我就心动啦,于是我就家人商量,把家里闲置的20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一亩地能租2300元,20亩地共收入租金4.6万元。”长街村的烟农吴永生说,近几年,烟草公司推广全程机械化,总的算下来,栽完的时间短了、成本省了,种烟也轻松多了。2024年他种植烤烟15亩,收入7万元左右,另外他还是师宗某烟农合作社的专业化机耕队的一员,收入6万元左右,烤烟采烤、交售结束后他又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去香葱基地翻犁土地,收入4万元左右,一年下来总收入20多万元,他也成了长街村致富带头人。
长街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秦永辉介绍说:“土地流转发展香葱产业也为当地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流转闲置土地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让烟农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烤烟大田管理,提升烟叶的产质量。”另外,种植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吸纳了众多农民务工。农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通过务工增加一份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实现了香葱种植的规模化经营。如今,长街村已形成了超过3000亩的香葱种植基地,不仅解决了群众种植规模小散且技术弱带来的经济风险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拓宽增收渠道,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连片葱田。摄/潘江波
土地资源作为农民的最主要生产要素,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师宗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收入+基地务工收益+集体经济增收”全覆盖模式,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土地价值得到提升,促进“一业多元”的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前景,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文/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蔡兴超 王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