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数智绿链 双碳“脉动”

2025-03-0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晨雾未散,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工业园区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中心已响起车轮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42岁的分拣员普云辉站在智能化分拣线前,目光紧锁传送带上飞驰的货品。身后的电子屏上,一组组数据有序推送。

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中心。摄/江智鹏

这座物流园区内,低碳与效率的变革正在重构传统物流的转型之路,每个环节都跳动着低碳转型的节拍——软塑箱随车返厂后进行循环利用;新能源运输车在充电桩前排队“补给蓄能”,“螺旋电梯”中的货箱自动列队而下......

作为云南省首个实现烟草工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枢纽,这个智慧物流中心如同精密运转的钟表,将红河、文山两个地州的烟草物流配送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实现了智能应用与物流资源跨区域融合与低碳共享。

“甩挂车头准备就位。”仓储调度员发出指令,甩挂车驾驶员谭斌看着叉车将满载货箱的托盘精准推入卡槽。这位拥有6年干线运输经验的老司机深有体会:今年采用甩挂运输新模式后,单日运力较往年提升了2倍,装卸等待时间更是从过去3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

文山市中转站整托盘叉车装卸作业。摄/刘依然

“高峰期的任务强度和时间压力远超平常,这‘甩箱配送'就像给货车用了‘分身术’,在大幅提高中转配送效率的同时,又能实现分拣结束即发货的无缝衔接。”红河州烟草专卖局物流部门负责人王斌指着整装待发即将启程前往文山的挂箱介绍道。在他身后,12台AGV驮着软塑箱穿梭如织,循环包装的使用年减少塑料消耗150吨,相当于减少使用数百万只塑料袋。分拣线末端,只见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执行码垛作业。

面对“元春”期间激增的货量峰值,该物流中心展现出了精密的智慧调控能力。40米长的空中连廊让工业企业直送分拣的时间由原来5小时降低至5分钟;当寒潮天气导致部分山区道路结冰时,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即刻动态调整备用线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新能源车队的运行轨迹在电子地图上织就覆盖红河、文山21个县市的蓝色光网。

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整理软塑箱。摄/江智鹏

夜幕下的物流园区依然光影流转,安保员昌师傅举着手电例行巡检,光束掠过车场,在整齐列队的甩挂车厢上绘出流动的光斑。在不远处的车间深处,技术团队正在调试各设备系统,屏幕上流淌的数据流清晰呈现。

晨光微露,引擎轻鸣。早上7点,满载货品的车队准时发车,依托智慧物流系统的导航调度,以最优路线驶向红河、文山等地配送终端,数字化技术与低碳化应用的现代烟草物流体系,在滇东南群山中蹚出一条降耗减排新路径。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刘依然、江智鹏)


0
上一篇: 农资储备“粮草”足 全力护航备春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