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一对一”帮扶守护残疾员工“安全密码”——湖南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探索扶残助残安全生产新路径

2025-07-0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铃……”当急促的警报在模拟火场中响起,浓烟瞬间弥漫厂房。员工张强(化名)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找到听力障碍搭档李勇(化名),用手语比划着确认后,紧紧搀扶其臂膀,两人沿着熟悉的逃生路线快速向外转移……这一幕感人的场景是近日发生在湖南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四平芙蓉纸品有限责任公司消防应急实战演练中的一幕。

利用LED灯改装成报警灯带,组织普通员工“一对一”帮扶聋哑员工逃生。

一场看似常规的消防演练,却因该企业近三成员工为残障人士的特殊性,以及创新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尤其引人注目。全体员工(含残疾员工)在短短58秒内交出了一份安全撤离“零掉队、零延误”的高分答卷。“那一刻不是演练的速度,而是为生命赢得的宝贵时间。”目睹全过程的安全专家评价道。

聋哑员工安全技能现场手语教学。

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推进之际,此次演练不仅是一次安全保障能力的检验,更是湖南中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探索解决特殊群体安全难题的生动样本。

守护安全:构建“扶残助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对于残疾员工,如何克服突发灾难中的恐慌,快速响应并高效撤离,是安全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四平芙蓉纸品公司以此作为突破口,倾力打造了一套完善的“扶残助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其核心便是“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

通过“锁定式”配对:每位残疾员工在入职时即安排一名身体健全、责任心强的“安全伙伴”,明确角色和职责,结成固定的应急互助对子。

提供“全链式”守护:从警报触发(含为聋哑员工特设的LED光闪报警系统)到抵达集合点,伙伴全程贴身守护,清晰指引方向、协助跨越障碍、提供必要身体支撑,将预案中的每个动作固化为默契。

开展“沉浸式”训练:反复实景模拟训练“一对一”逃生场景,让帮扶动作如同本能反应。

加强“兜底式”保障:通过科技赋能安全,在关键区域布设LED光报警灯带,确保聋哑员工信息接收“零遗漏”。

“守护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需要更多帮助的残疾员工,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最大的关怀。”该公司负责人在演练后表示,“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位员工在危难时刻掉队。这不仅仅是演练中的机制,更是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和员工关怀的核心原则。”

超越安全:形成“扶残助残”全生命周期关怀模式

安全是底线,成长是关键,尊严是根本。四平芙蓉纸品公司的“一对一”机制根植于深耕了二十余年的扶残助残沃土。

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积极开展多项残疾人帮扶行动,逐步完善了一系列人性化的举措。一是大力促进就业。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稳定岗位;二是技能赋能成长。量身定制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工作价值认同;三是畅通发展通道。建立公平的职级晋升通道,多名优秀残疾员工走上管理岗位;四是开展暖心陪伴。员工自发学习手语,以便更好地与残疾员工沟通交流;车间管理人员担任联络员,负责传授技能、解决残疾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企业负责人走访慰问残疾员工,送上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五是筑牢安全防线。通过“一对一”帮扶制度化、常态化,生动践行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安全与发展理念。

企业负责人节日期间看望聋哑员工,为他们送上节日问候和组织的温暖。

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征途上,四平芙蓉纸品公司通过一系列用心用情用力的务实举措,显著提升了残疾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打造了和谐、互助、有温度的工作环境,持续书写了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篇章。

(文、图/四平芙蓉纸品有限责任公司 邓凌)

0
上一篇: 草根”有力量 经济有“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