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自全面爆发已历时两月,服务业和产业链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餐饮、旅游、娱乐、房车等消费告急,大消费企业纷纷自救和互助,并寻求政策纾困。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消费偏好正在重塑,宅经济发达,云经济发力,数字化浪潮开始发轫,于一片萧索之中,另显勃勃生机。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1、2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了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对于稳住经济运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而对扩大内需而言,首当其冲的是扩大消费。”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
通过复盘非典时期消费板块走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2003年3-6 月期间,线下消费中住宿与餐饮同比增速分别为 15.3%、2.1%、-15.5%、3.4%,恐慌期和调整期受非典疫情影响明显;而在疫情结束后,住宿餐饮逐渐恢复增长。
疫情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线下消费几乎被瞬间暂停,传统产业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但与此对应,以跨界融合、开放共享、高成长低成本为特征的线上经济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劲和潜力,直播带货逐渐成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重要枢纽。
直播热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最近几年,不少企业已经有意在宣传中加入“数字化”的包装,如今疫情突发,再次倒逼企业进一步拥抱数字化——在线教育独树一帜,“云旅游”打开群众新世界大门。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进入到3月,云旅游的直播场次和观看量都出现三位数的环比增长,单场最高观看量达到800多万。此外,线上生鲜在疫情中强势崛起,互联网医疗逆流而上。
2月中旬以来,各地出台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大规模发放消费券,重点支持文旅等服务业。最近已经有多地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未来还会出更多政策利好,为消费板块撑腰。
3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透露,从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下滑比较多,但是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仍实现了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同比还提高了5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的生产指数也增长了3.8%。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突发事件影响比较大,消费股一季报可能会非常差,但是随着突发事件的结束,会迎来一个明显的报复性消费,所以消费类的题材当前只适合缓慢布局,不适合一次性去押宝,后续突发事件如果继续发酵的话,消费股还会有低点。过去几年是消费板块的大年,核心逻辑在于消费升级以及品牌集中,目前大逻辑依旧,未来3-5年核心品牌依旧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疫情之后有望迎来品牌的加速集中。
光大证券认为,国内战疫胜利在望,消费行业有望迎来布局机会。一是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及各地干部带头消费、消费券补贴等提振消费政策集中出台,有望改善二季度消费增长;二是海外流动性危机导致外资流出,之前外资持股较高的消费龙头受到抛售为内资重新提高对消费股的定价话语权提供了契机;三是资本市场恐慌进入下半场,长线资金价值投资时机已到,消费具有长期超额收益的护城河,是价值投资的重要方向。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表示,中国目前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家电、智能家居还有较大成长空间,部分家电企业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适合长期配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医药行业、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品牌消费等行业具有长期投资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天天基金网、中国经济网、证券时报
编辑:许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