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河南讯 6月2日,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灵龟铺村刚刚收割的田野里,该镇副镇长华欣对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天青及浇地的群众说:“春争日、夏争时,秋粮丰收要突出一个‘早’字,我们要挖掘水源,全民动员,迅速掀起抗旱保秋高潮.”干部下田作指导,排忧解难到田间;井灌渠灌一齐上,群策群力浇地忙,连日来在该镇的田野里,数千农民正投入抗旱种秋。
图:方城县博望镇迅速掀起抗旱高潮
该镇是全县产粮大镇,秋播作物以玉米、花生为主,麦收结束后,面对持续干旱无雨,春播作物旱象明显,晚麦收刚一结束,秋作物播种困难的现实,该镇就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在抓好脱贫攻坚、秸秆禁烧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抗旱中遇到的的实际问题。
为确保早秋作物正常生长,抢时播种晚秋,力保提早出苗、一播全苗,该镇吸取以往经验,在对春花生等早秋作物提前灌溉的同时,实施麦茬地旋耕,先播种后浇地的办法,尽量缩短种子落地出苗时间。
该镇注重挖掘一切水源,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对全镇的近千眼机井全部开启,昼夜不停机,人员轮班倒,开足马力抽水浇地;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地处鸭河口灌区的自流灌溉优势,主动与鸭灌管理部门联系,争取提前开闸放水,并注重协调好上下游用水关系,采取轮流用水,努力化解用水矛盾。
注重节约用水,让每一滴发挥灌溉效应。该镇动员井灌区农民采取接长管道、分段浇灌、雾管浇地、杜绝大水漫灌,有效节约用水量,减少了浇地成本。加快了抗旱进度。据该镇曹河村村民王德全介绍,改变“懒汉式”的大水漫灌为雾管浇灌,浇一亩地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节约成本40%,还减轻了劳动量,一举多得。
连日来,该镇每日投入抗旱种秋的劳力在5000人以上,各类潜水泵、喷灌机等上千台,已旋耕播种87000余亩,浇水65000余亩,预计5天内可完成秋播面积的90%,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